一提整改,哈药笑了。整改能是多大点儿事呢?
根据媒体的描述,哈药的污染问题并非只是这几天的事情,周边小区的居民们即使是在夏天也都门窗紧闭,可见已是常态化。“3·15”之后,双汇集团因为“瘦肉精事件”而声名狼藉,因为人如果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是会致癌的,是要死人的。哈药集团虽然没有在产品里添加瘦肉精,但是其位于哈尔滨市区总厂超标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毒性”恐怕与瘦肉精也是一时瑜亮吧。超标1150倍的硫化氢气体,这家药厂到底是救人的还是杀人的?
哈药在全国算是个名牌,在当地则算是个利税大户,这样的企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尾大不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人也熟悉了一个新的舶来语——大到不能倒。从此前的紫金矿业,到现在的哈药集团,都在努力在“大到不能倒”的庇佑下把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这潭水搅浑。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哈药不仅在这场污染风波中保持淡定,而且还能讨价还价。比如有专家建议其总厂搬迁以彻底根治污染,哈药集团则表示,由于异地建厂的投资巨大,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微薄,预计投产后2-3年内将不具备竞争优势,极易造成企业处于亏损境地,造成企业无法生存的后果。公司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厂址选择问题上给予各方面政策支持。听这语气和措辞,更像是一个向政府撒娇要糖吃的小孩。如果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是来自于逃逸的环保成本,未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吃着瘦肉精,闻着硫化氢,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而这样的企业,也配不上中国经济的伟大时代。
环保很重要,这些年环保意识不可谓不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名人言必称“绿色、环保、低碳”,甚至有人迫不及待地将某一年定义为“环保元年”。谬矣!一个能够贡献很多GDP的明星企业,如果因为环保不作为乃至恶意作为而被整饬得伤筋动骨、罚没得倾家荡产,才可以真正称得上环保的觉醒。
综合媒体报道的消息,这么严重的污染事件,哈药总厂也仅仅是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或减产,从而降低排出废水的污染浓度。一不见对厂方领导人的问责,二不见对其行为的巨额罚款,三不见提及对附近居民过往遭受污染的赔偿。人都是有经济理性的,也就是趋利避害,这样一种“高举轻打”的处理方式,与其说是在惩罚,不如说是纵容。现实总是很骨感的,当年毒翻了一江鱼的紫金矿业也不过是被罚了相对于自己利润九牛一毛的钱,因此,还真没法对哈药提出更高的要求。紫金矿业已经设立了一个很高的污染标杆,同时也树立了一个很低的责任尺度,除非哪个利令智昏的企业把污染这事搞大,否则也不过是整改、罚款了事。这究竟是谁的悲哀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紫金、哈药般的污染不予以重罚,环保也只能是唾沫上的快意恩仇。既然有媒体指出了,相对于2010年1960万元的环保投入,哈药股份当年的广告费用达到5.4亿元,不如就对哈药罚款5.4亿元人民币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