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中国混得还不错的企业,毅然决然地不顾国家发改委的面子,应该是被通胀给逼急了吧。
据媒体报道,家乐福、卜蜂莲花、物美等多家北京大型超市近期再次接到联合利华发来的涨价通知。而夏士莲、力士等部分产品供货价已于日前上涨,涨幅在10%左右。
5月初,发改委宣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做出2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联合利华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认罚”,并声称“充分了解中国国情”。令人吊诡的是,未满三周,联合利华还是认准要涨价,发改委“被逗你玩”了。
不过,这次联合利华没有当着众多媒体的面高调宣布要涨价,而是选择了“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面对媒体事后的问询,则一概不予回应。也就是说,发改委上次的约谈和罚单只是让联合利华明白了一件事情:涨价是不可以大喊大叫的。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通过减量而变相涨价,就没听说被发改委约谈。
联合利华还是涨价了,这实实在在地给发改委出了个难题。再罚,出师无名。上次是因为联合利华有点托大,涨价之前大喊大叫,结果让发改委以违反《价格法》治了罪。现在人家紧闭嘴巴,没有散布价格上涨信息,总不能因为涨价再罚吧。在成本上升已成共识的前提下,企业如果连定价权都没有,违反《价格法》的恐怕就不是企业了。媒体用“顶风作案”来描述联合利华此举,也是属于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市场的神奇就在于,该涨的还是要涨的。原材料涨价,物流也在涨价,零售消费品的涨价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上半年不让涨,下半年也要涨。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企业不畏罚,奈何以罚惧之。
于是,我们还是回到了通胀本身。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说,通胀就是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就是票子发得太多了。4月CPI数据达到5.3%,却没有打动央行进行加息,因为重要消费品的价格在发改委“约谈之手”的作用下,已经保持稳定。至少从纸面上来看,重要消费品的价格稳定,同期菜价又出现下降,因此加息之事可以缓一缓。然而,上游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却是实实在在的,向下传递也是一定的。通胀是不以发改委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央行的意志却能对其施加影响。如果说通胀属于发高烧,放着央行这个内科医生不急用,而是将发改委这个外科医生推到前台,未免有些错位。
当然,不支持“抑制通胀倚重加息”的说法很多,最有力的就是连续过快加息伤及企业,伤及经济。这里,我们可以听听另外一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观点:增加货币,刺激经济的时候,国有企业得到的好处最先、最多;在紧缩的时候,提高利率、限制信贷,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快、最大。先扩张后收缩,导致的是资源、财富从个人、民营企业转向国有企业。诚如斯言,加息不是不可以不慎重,但务必请约谈以上游生产要素为主业的国企先。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