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不问责,败家子工程将没个完

作者:韩哲 2011-03-30

一条并不算新鲜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辽宁丹东为了建设高铁沈丹客运专线,将一条建成仅两年、投资数千万元的公铁立交桥和一座新办公楼拆掉。当地百姓称之为“败家子工程”。

不过,沈阳铁路局昨晚迅速就对该消息做出了回应,强调对于原公铁立交桥不是“拆除”,而是进行局部加固施工以便重新利用。至于那座办公楼,没有太好的说辞,只好含糊了一下,说是拆了之后打算异地重建。

解释是必要的,迅速的解释也是值得肯定的,但这并不能让围观的人群淡定下来。还是浪费,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惟一让人稍感欣慰的是,这种“浪费”没有让有关部门很淡定,没有见惯不惯,很好。

只是奇怪,当初规划客运专线的时候,明知道那座立交桥和办公楼已经拔地而起,为什么不能换一条路线呢?或许这样的路线是比较经济的,但拆掉几千万元也是同样经济的吗?宁可拆掉“拦路虎”,也不肯重新因地制宜地做一个规划,这是否是一种懒政呢?甭管当初建的,还是现在拆的,这费用大概都是纳税人的钱吧,使用起来也过于“大手大脚”。

这些年,已不知道拆掉了多少“被规划”的建筑。还记得去年的那则“史上最短命小学”的新闻吗?投资1500万,刚刚完工,就因为当地改了规划而被拆除。当时的新闻标题不乏痛心疾首,比如“城市规划让谁蒙羞”的用词铿锵有力,现在看来,最多是对着空气谴责了几句。俗语都讲了,谴责有用,还要警察干嘛?类似的新闻看得多了,心也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疼了。每每这样的新闻在彼时引发舆论强烈反应后,似乎也没对后来者有多么大的触动。这正是我们所担心的地方。

住建部一位副部长曾说,中国建筑寿命也就三十年左右。如果就这么折腾下去,隔三差五地就出现一个史上最短命建筑,恐怕这三十年的数值还要被往下拉。这样的经济质量是让人无法满意的。去年,中国的GDP达到了近4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很好很强大,但这不等于说我们有了折腾的资本。几千万的财富,都不拿正眼瞧一下,说拆就拆了,这不是科学发展观。一拆一建,换来了GDP的增长,损失的却是国民财富。

浪费是可耻的。不过,从目前来看,浪费也只能是停留在可耻上。毕竟还没听说,哪一个官员因为这样的浪费行为而被追究责任。既然浪费起来不痛不痒,下一次的决策依旧将是雷厉风行,依旧是浪费接着浪费。因此,对于基于行政朝令夕改而产生的浪费,必须在行政问责方面有所体现。心中有所畏惧,做起事来才会有分寸。行政决策亦是如此。

我们不仅要好看的GDP数字,也要好看的财富数字。我们不仅要发展的速度,也希望与这发展速度并行的还有决策的准星。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