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别总把问题推给领导“热线”

作者:韩哲 2011-03-28

日前,山西公布了260名市、县纪委书记和组织部长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旨在防止换届选举时期的不正之风,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有好事者抽样拨号,称接通率不足四成,而接线官员则称骚扰电话居多。而后,据媒体报道,山西又出台五项措施确保“电话要接通,事情要落实”。看得出来,对于这个事非常严肃。

事实上,对于任何怀疑这是“作秀”的想法,我都坚决不同意。然而,对于任何认为这是“有效”的做法,我都持保留意见。

主动聆听民意,或者说保持民意畅通,都是无可厚非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民意的诉求通道也应如此。只是,并不是条条大路都是顺畅,甚至主要的大路是出现拥堵的,那么即使有“领导电话”这样高效便捷的小径,又有什么意义呢?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山东济宁成立了一个“马上就办办公室”,用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痼疾,却不被舆论所认可。再往前,还有我们更为熟悉的“市长热线”,往往也是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做了注脚。

历史上,“热线”可不是意味着“如沐春风”。热线的源头在于,美国和苏联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事件而决定在两国之间设立昼夜直通的电话,是为了冷战时期两国首脑在紧急时刻可以及时沟通。也就是说,热线一旦启动,意味着事态处于即将失控的边缘,是问题已经在正常途径无法解决了。因此,老去拨打领导的热线,说明正常的线路已经拔凉拔凉的了。热线需要降温,相对的,才是那些“冷线”恢复热度的表现。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最有保障的。

这两天,作家团体与百度文库之间的版权战很是瞩目。作家团体说百度是“小偷”,百度摆手说不是,结果又是檄文,又是谈判,争夺舆论的制高点,就是不走法律途径。作家团体自己说了:有理估摸也告不赢,只好打舆论战。而这样做的结果,十有八九就是道歉了不赔偿,老大依旧是老大。公布电话与这个有相似之处,不走正常的电话线,一定要走热线,因为正常的电话线太冷了。但热线的结果,只是看谁是幸运儿了。

应有的程序出了漏洞,正确的方法应是给程序打补丁,而不是跳出这个程序,通过“告御状”的方式,将体制问题的解决之道寄托于被公布电话官员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自觉。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不可靠的。一个上午就接了100多个电话,问什么的都有(太原市委组织部长语),效果不用说也可想象得到。

特别是,如果“马上就办办公室”最后也变得不尽如人意,是不是还要成立“必须马上就办办公室”予以纠正呢?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不在于设置什么样的部门。同样,政务“公开、公正、公平”也未必就得公布书记、部长的手机号码。就像上述所说,好的初衷完全有可能被骚扰电话给抵消掉。公布电话和“马上就办”其实都是一个路子,看上去很美,却很快就会“再而衰,三而竭”。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