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多缴红利少挨骂

作者:韩哲 2011-02-23

这两天,人们纠结一个事,在2010年,国有企业近两万亿元的利润和区区5%的红利一对比,也太不和谐了。

蜘蛛侠都说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国企的赚钱能力每一年都在提高,去年比前年增长近40%,红利上缴比例却一直维持在低水平,走的是反蜘蛛侠路线。整个一个守财奴嘛。

实话实说,这些年央企的形象不大好,都快跟中国足球一个序列了。老百姓一提起来就气不打一处来,收费比肩国际标准,服务着眼中国国情,特别是国企的福利待遇更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可偏偏国企上缴的红利还是挤牙膏,甭管赚多少钱,在国际上如何给中国企业长脸,老百姓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啊,逮住就骂。因此在情感上,国企并没有在国内获得强大的支撑,这也是国企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国企要做大做强,没有钱不行。利润要留下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天经地义,国企也是企业嘛,按企业规律办事没说的。只是,五五开、七三开,哪怕八二开呢,咱都看着舒服,可整个九一开,那只剩下闹心了。在这方面,国资委对国企过于溺爱,就怕国企兜里钱少了不知道怎么过日子,所以赚多赚少都先紧着国企,如果亏了(必须是那种一亏就上百亿的才行),财政还给兜底。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其实,将大部分利润留给国企自己用,国企也未必就能用到刀刃上。钱在手里,必须花出去,因此也就有了大小国企在过去几年竞相投资房地产的情况。主营业务很难说一下吃个胖子出来,因此“多余”的钱流向了副业,反而让这利润显得不经济。如果利润变成上缴国家的“红利”,无论是用于社会保障,还是科教文卫,都更给力。

我们老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比例总是达不到,地方也是两手一摊,各方面都需用钱,我们也没辙。既如此,不妨国企们多上缴些红利,多年来困扰我们的4%难题让国企给解决了,这对国企正面形象的塑造将是多大的推动作用啊。那么多的莘莘学子,以后不都得念国企的好呀。

现在,央企们都热衷于搞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无非也是想让自己的形象积极、正面一些,想博得老百姓的认可。其实,只要将自己的红利多上缴给国家,让国企之外的人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央企的形象自然会高大起来,你就是继续这么蛮不讲理地收费,一说“我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也能接受。毕竟,做大做强,成为宇宙500强不是央企的终极目标,央企做再大再强,也是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

国资委已经表态,此前,央企的红利上缴比例为5%-10%,今年将分别提高至10%-15%。有点少,有点迟,但好歹是提高了。当然,国资委有国资委的苦心,国企有国企的难处,一下子把红利上缴比例提高到国际标准,国企立马就得吃财政饭,还是一样。所以,提高红利上缴比例这个事不能急,但也不能拖,可以慢慢来,但千万别慢慢的不来。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