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桃花为何总是笑春风

作者:韩哲 2011-01-24

“一直被曝光,从未被改正”的老问题,养活了评论家。

据媒体报道,在《广东省2011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中,有代表发现,该省8所幼儿园去年一年花费超过6863万元,比上年有所增加。省财政厅官员解释,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幼儿园是相关机关的一个附属事业单位。

非常眼熟的新闻。就在半年前,广州市9家机关幼儿园就被指出获得财政补贴6000万元,曾引起舆论哗然。

不过半年之后,同样的事,舆论已经不怎么哗然了。对于此事,这些天跟进的媒体着实不多。这也难怪,第一次是新闻,再往后就见怪不怪了,除非财政补贴的数额后面多出一个零。事实上,时间长了,机关幼儿园被财政补贴不是新闻,不被财政补贴才是新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识,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的这朵“桃花”,应该能够笑好长一段时间,说不定还笑得花枝乱颤。

是补贴太过毛毛雨,不值一提吗?那让我们来看看,六七千万元的财政补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媒体在半年前就援引有心人的发现:为上千万广州人服务的公交系统,一年得到的财政补贴资金也才不过7000万元。这样一比较,就无法“蛋定”了,而是蛋疼了。

斥重金打造幼儿园,再穷不能穷教育,乍一听应该是好事。但如果这“重金”全部流向了机关幼儿园,好事就变成了坏事。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公的影响,也对“入园难”进行了推波助澜。现在的“入园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入好幼儿园太难”。因为能被“重金”打造的好幼儿园,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所。

当初选择了进行预算公开,就是接受监督和质疑。如果种种异议都只是看看而已,说说而已,反而偏离了当初公开预算的初衷。如果曝光了,但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公众的失望会更大。一句“历史原因”,就为黑格尔“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做了注脚。既然是公共财政,就是要面向公众,人皆受益。如果只是面对机关公务员,那么叫法也该跟着变,公务员财政好了。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学前教育这块内容,提到“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指明了政府的职责,在于财政补贴的公共性。财政需要对学前教育进行支持,因为教育这个产品具有公共性和外溢性,一个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于己有益,对整个社会也有益。在去年1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如此看来,六七千万元“针对性”财政补贴,居然还“先行了一步”。

尽管很难,我们还是期待,在机关幼儿园财政自肥这方面,不再是“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是“吹皱一池春水”。吃皇粮的幼儿园,不在精而在于多,在于公平、公正和公开。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