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斑马智行上市烦恼多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魏蔚 网编:王巍 2025-09-23

“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近日一则智能座舱赛道的高管变动消息,让外界将眼光投向递表不久的斑马智行。尽管斑马智行尚未就此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但通过招股书,这家拿到阿里、上汽投资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营收下降、净亏损扩大等问题被一览无余。

2022—2024年,斑马智行营收从8.05亿元增至8.24亿元,2025年一季度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跌至1.36亿元。作为斑马智行的最大客户,上汽贡献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54.7%、47.4%、38.8%及47.8%。三年间,斑马智行经调整净亏损总计22.75亿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53.9%降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38.9%,营收增幅与毛利率降幅形成的“剪刀差”越来越大。此外,递表之前斑马智行涉及的一起软件著作权许可合同纠纷败诉,被要求支付1555万元。智能座舱赛道,各背景对手云集,斑马智行在豪华投资方之外,还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

“剪刀差”扩大

“我在2025年4月底帮这家公司做完股改后已经离开。”今年8月下旬,一则备注为“夏莲—斑马”的社交平台截图在坊间流传。据报道,这是斑马智行CFO夏莲所发,她称“不看好公司业务发展”是其离开公司的三个根本原因之一。

不久前,这家公司的另一位高管被曝跳槽。“斑马智行原副总裁、CTO王军已加入比亚迪智能座舱团队,负责座舱架构和地图研发,向智能化软件开发中心主任李锋汇报。”就以上传闻,北京商报记者两度向斑马智行方面求证,对方均保持沉默。

未针对人事消息表态,业务表现却在招股书中清晰可见。2022—2024年,斑马智行营收先增后降,分别为8.05亿元、8.72亿元和8.24亿元;同时,经调整净亏损也先扩大后收窄,分别为7.26亿元、7.92亿元和7.57亿元。2025年一季度,斑马智行营收继续下降,从上年同期的1.68亿元下滑至1.3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则从上年同期的1.96亿元扩大至2.01亿元。

在离职说明中,夏莲言辞犀利地提及斑马智行的营收:“过去三年也许斑马(智行)业绩不达预期,但对比未来三年,很可能是斑马最好的三年。”

“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的营收有所下降,部分被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及车载平台服务的营收增长所抵消。”招股书中,斑马智行站在业务角度对一季度营收下滑进行了解释。

根据解决方案类别,斑马智行营收被分为三类,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一直是营收大头,在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占比均在80%以上,其中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贡献率高达89.7%。车载平台服务对斑马智行的营收贡献次之,2022—2024年的营收占比为10%—12.2%,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营收占比最小,始终是个位数。

在这样一个长期依赖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的营收结构中,大头下滑,另外两个板块14%、2%的拉动,影响力有限。

下降的里程碑数据

“我们预计,随着业务的持续增长,我们的总收入将增加。特别是,我们预计,我们车载平台服务的贡献将随时间推移而扩大。”斑马智行通过招股书表示信心。

车载平台服务营收包括技术开发服务、许可及生态系统增值服务。和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相比,车载平台服务的销售成本要低得多,仅为6.7%,而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高达91.7%。毛利率方面,两者差别不大,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和车载平台服务板块分别是37.6%和45.2%。

要想在短期内改变现有营收结构并不容易,“如果我们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汽车行业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或者如果我们的解决方案及技术的采用率下降,则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斑马智行在风险因素板块提醒。

同时,一个被斑马智行视为“重要里程碑”的运营数据浮出水面:定点数量。所谓定点是指主机厂或其指定的一级供应商选择斑马智行的解决方案,用于集成至主机厂量产车型。2025年一季度,斑马智行的定点数量从上年同期的37个降至30个。“主要由于部分主要主机厂客户的内部审批及合同签署流程延迟。”斑马智行方面解释。

在搭载量、主机厂客户数量等一众招股书披露的运营数据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也将当年定点数量单独分析。该数据为什么重要?“因为直接关联未来的业务增长和营收潜力,更能预示发展趋势。”他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各项费用数据的背后是盈利能力。2025年一季度,斑马智行研发费用1.96亿元,同比减少22.6%,管理费用和销售开支分别是5294.6万元和2571.4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1%和7.4%。事实上,研发费用下降、管理费用和销售开支增长的情况在2024年已经发生。解读2024年研发费用下降时,斑马智行解释,“我们精简员工结构,将重点放在高优先级项目及核心技术人才上,员工报酬及福利开支有所下降”。在解读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下降时,斑马智行又称“预计会增加研发支出的金额”。精减人员减少开支,再加大研发投入的路子会否循环?针对北京商报记者的问题,斑马智行方面截至发稿未予回应。

门槛高不高

相比各种运营数据,外界更熟悉斑马智行的控股股东:阿里、上汽。

根据招股书,IPO前,阿里系持有的斑马智行股份权益,占股本总额的44.72%,控制公司约40.17%的投票权;上汽系持有的斑马智行股份权益,占股本总额的34.34%,控制公司约37.16%的投票权。

此外,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上汽为斑马智行最大客户,2023年和2024年斑马智行为上汽五大供应商之一。斑马智行主要向上汽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及许可服务,上汽主要向斑马智行提供硬件产品。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来自上汽的营收分别为4.41亿元、4.13亿元、3.19亿元和6490万元,分别占斑马智行总营收的54.7%、47.4%、38.8%及47.8%。

尽管从年度营收占比看,“上汽的营收贡献下降,但仍占据较大份额。如果上汽的需求生变,或与其他供应商合作,都会对斑马智行的财务状况造成显著影响。对上汽的高度依赖是斑马智行最大的风险”,经济学家余丰慧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阿里在2022—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为斑马智行最大供应商,同时2022年为其五大客户之一,斑马智行主要向阿里提供综合软件解决方案,阿里则主要向斑马智行提供云服务、软件服务及共享服务。

在第三方人士眼中,投资方的光环并不代表斑马智行的未来。

“斑马智行在智能座舱领域面临激烈竞争,但尚未建立起明显的竞争壁垒。技术门槛较低,主机厂自研趋势增长,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侵蚀。”林先平表示。余丰慧也承认,“仅从解决方案来看,智能座舱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车厂可以自行开发或选择其他供应商。斑马智行的优势在于与阿里等的合作,能够提供车厂难以快速复制的智能化体验”。

斑马智行在招股书风险因素板块则花大量篇幅描述竞争的激烈程度。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