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快消频道

多个品类收入下滑,甘源食品上半年净利润腰斩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王悦彤 网编:陶凤 2025-08-13

官网截图

甘源食品上半年交出一份营收、利润双降的答卷。8月12日,甘源食品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下降9.34%;实现归母净利润7460.5万元,同比下降55.2%。

在此前披露的业绩预报中,收入规模下滑、棕榈油等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以及毛利额减少等成为甘源食品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甘源食品认为,公司加大明星代言、广告宣传、新品推广以及线上线下渠道开拓等费用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而相关投入无法短期见效,新产品尚处于推广初期未形成规模等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甘源食品产生销售费用1.75亿元,同比增长26.59%,其中,因新品推广及线上线下渠道开拓费用增加,发生促销推广费7260.69万元,同比增长49.47%。另外,在加强品牌建设、增加品牌广告相关投入方面,上半年甘源食品新增广告费793.64万元,同比增长100%。

北京商报记者经梳理发现,今年1月,甘源食品官宣当红流量小生丁禹兮为品牌代言人,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营销活动。1月,在亚洲最大的百米3D屏“西湖天幕”播放了5分钟广告宣传片;4月,在杭州、温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开展春日主题店打卡活动;5月,在武功山景区举办“游武功山,品甘源味”线下快闪……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大手笔营销并未带来业绩增长,或因营销活动未精准触达目标受众,请流量明星未有效转化为购买力。他认为,仅靠营销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且若营收增长无法覆盖营销成本,企业将面临更大经营压力。

甘源食品于2006年成立,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初,甘源食品以“老三样”,即青豌豆、瓜子仁、蚕豆为核心产品在休闲零食市场立足,后续逐步拓展至坚果、膨化食品等领域,2024年又推出健康黑巧子品牌“果果嘿巧”及三大全新膨化子品牌“锅霸”“馋也”“谷维能”。

从立足经典到开拓多元,甘源食品也进入了阶段性的调整阵痛周期。2025年上半年,甘源食品的五大品类收入几乎全线下滑,仅蚕豆系列微增。

报告期内,综合果仁及豆果系列实现营收2.73亿元,同比下降19.92%;青豌豆系列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下降1.56%;瓜子仁系列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下降9.51%;包括米饼、薯片在内的其他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下降11.50%。蚕豆系列营收同比增长2.11%至1.25亿元,但销售量同比下降4.62%,库存量大幅增长36.49%。

詹军豪对此表示,当下消费者追求新奇、健康、个性化的零食,传统豆类零食吸引力下降,产品未能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自然会出现积压、滞销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甘源食品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外地区实现收入4413.22万元,同比增长162.92%,占比由1.61%提升至4.67%,境外经销商也新增18家达到了38家。甘源食品在财报中解释称,境外区域同比营收增长主要系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客户数量增长所致。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许多国内企业在本土市场的增长已触及天花板,海外市场目前确实是一个潜力较大的增量空间。另外,企业出海的成功离不开在渠道拓展、产品创新等多维度的持续发力。

就财报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甘源食品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实习记者 王悦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