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公募总经理变更。8月8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总经理刘晓玲因工作原因离任,宣学柱自8月6日起履新。同期,该公募发布了多只产品更新后的招募说明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长已由夏彬变更为5月加入公司的刘彦雷,但在此之前,公司并未对董事长变动作出公告披露。作为一家成立11年的机构,北信瑞丰基金最新管理规模不足30亿元,且环比也有所下滑。有业内人士表示,拥有银行背景的人选加入并担任高管,或有利于提升公募的整体管理能力。公司扭转当前局面仍需要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专业能力。
总经理、董事长均换人
8月8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公司总经理刘晓玲因工作原因离任,宣学柱自8月6日起履新。
据了解,宣学柱于2012年7月参加工作,从公开履历中不难看出,其有着丰富的银行从业背景。宣学柱曾在招商银行总分行金融市场与投行条线工作,后担任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中山分行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刘晓玲的离任在2024年或已有动向。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2024年8月15日,北信瑞丰中国智造主题灵活配置混合更新的招募说明书中,刘晓玲仍显示为总经理,但2024年10月,北信瑞丰基金披露一批产品招募说明书更新公告,刘晓玲已不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
除官宣总经理变更外,8月8日,北信瑞丰基金也发布了多篇更新后的招募说明书,在基金管理人信息方面,董事长已由夏彬变更为5月加入公司的刘彦雷,同时,刘彦雷代任督察长。
回顾2023年8月,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称,新任夏彬为公司董事长,接棒原董事长李永东,同时代任督察长。2024年11月,北信瑞丰现金添利货币市场基金更新招募说明书时,基金管理人董事长也仍为夏彬。也就是说,随着最新一轮招募说明书更新,刘彦雷“悄然”接棒夏彬成为董事长,截至记者发稿,公司并未对董事长变更进行公告披露。
据悉,按照监管现行规定,董事长不属于基金公司高管人员范畴,需要披露的事项也不涉及董事长变更。回顾此前,多数基金管理人为便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会就董事长变更事项进行及时公布,但也确实有少数基金管理人未进行相关披露。
据招募说明书,刘彦雷2003年7月进入北京银行工作,历任北京银行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发展部(创新办公室)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北京银行业务总监,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务。
至此,北信瑞丰基金董事长、总经理均已完成变更,且均有着银行背景。就相关变动对公司的影响及未披露董事长变更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北信瑞丰基金,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拥有银行背景的人选加入并担任高管,或有利于提升公募的整体管理能力,把银行专业管理能力应用到基金公司身上,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专业竞争力,更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管理规模增长乏力
官网显示,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距今已有11年。公司注册资本为1.7亿元,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60%和40%股份。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司非货基管理规模为25.85亿元,环比减少20.41%。总管理规模27.06亿元,环比减少19.66%,在全部公募基金中排名第163名。
回顾过往规模变动表现,公司曾在2020年一季度末迎来成立以来的管理规模峰值,达133.95亿元,但此后震荡下滑,直至2023年一季度末缩水至15.49亿元低点,此后至2025年二季度末,北信瑞丰基金管理规模再未突破40亿元。不仅如此,北信瑞丰基金已连续三年未新发产品,并自2022年以来先后清盘5只基金(份额合并计算),最新产品数量为15只。
整体来看,共有6家公募和北信瑞丰基金同于2014年成立,对比之下,北信瑞丰基金非货基管理规模却仅跑赢九泰基金的9.13亿元。而同期,创金合信基金非货基管理规模已达1256.14亿元,中金基金相关数据也达907.44亿元。
若从近三年业绩表现看,北信瑞丰基金固收类产品表现亮眼,但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欠佳。截至8月8日,数据可取得的6只债券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近三年收益全部收正,平均收益率达12.34%。其中,混合债券二级基金北信瑞丰鼎利债券A/C收益率高居榜首,相关数据分别为22.44%、21.29%。
相较之下,北信瑞丰基金旗下9只主动权益类产品近三年的平均收益率则为-13.89%。其中,7只产品告负,跌幅最大的为北信瑞丰产业升级混合,近三年已跌超50%,北信瑞丰优选成长股票也跌超30%,收益率为-32.02%。包括上述产品在内,共计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跌超10%。同期,两只业绩收正产品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北信瑞丰量化优选灵活配置混合近三年收益率则分别为17.37%、1.93%。
郭施亮表示,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增长较慢,一方面是市场环境变化因素,另一方面与基金公司自身管理能力、部分产品净值表现欠佳等因素有关,扭转这一局面还需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专业能力,只有把业绩、服务能力提升起来,才能从本质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维持规模稳定增长。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