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理财频道

多家银行领超百万罚单,反洗钱违规成重灾区,合规之路如何走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5-08-10

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持续加码。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8月以来,已有上海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农商行、安徽长丰农商行、湖州吴兴农商行、贵州道真农商行、珠海华润银行、广东紫金农商行、广东揭西农商行等8家银行因反洗钱业务违规等缘由收到高额罚单。而这一情形并非仅出现在地方中小银行,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年内亦因同类问题而受到处罚。在监管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如何真正筑牢反洗钱合规防线,已成银行业亟须破解的命题。

图片来源:壹图网

罚单频现折射银行内控短板

8月10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8月以来,已有上海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农商行、安徽长丰农商行、湖州吴兴农商行、贵州道真农商行、珠海华润银行、广东紫金农商行、广东揭西农商行等8家银行因涉及反洗钱等多项违规被罚,罚单金额均超过百万。

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公示显示,上海银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予以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46.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在“双罚制”背景下,多名时任管理人员同步被追责,个人罚款金额从3万元至14.2万元不等。该行罚单总额达2921.75万元。

8月8日,又有多张广东地区银行罚单一同被公示。其中,珠海华润银行因“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等多项违规,被警告并罚款334.75万元,4名时任高管连带受罚,其中时任个人信贷部总经理、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吴某因对该行“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负有责任,领受13.5万元个人罚款;同日,广东紫金农商行、揭西农商行也收到百万级罚单,违规行为也均包括反洗钱业务违规。

拉长时间线来看,反洗钱违规并非中小银行独属,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年内也曾因涉反洗钱相关问题等而收到大额罚单。梳理可见,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或开设匿名、假名账户,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等问题较为突出。

“从罚单能明显看出银行反洗钱内控的短板。”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直言,银行在反洗钱内控体系上的典型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反洗钱系统相对落后,与当前反洗钱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二是系统与实际业务的结合不够紧密,从罚单涉及的情况来看,在信息上报的准确性、对客户综合信息评估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则从组织管理进一步分析指出,大型银行因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客户基数庞大,总部对基层机构的管控容易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况,跨部门协作存在壁垒。基层员工考核机制中业务指标优先于合规,导致制度执行层层衰减、落地标准不一,最终形成高风险客户识别与管控的漏洞。

对于“管理人员被追责”的常态化现象,王蓬博认为,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实际决策者真正重视合规工作。机构与个人“双罚制”,将合规工作与高管的个人利益关联起来,能推动银行提升内控能力,更加注重反洗钱系统的升级,同时增强对反洗钱工作的监督和管控力度。

行业监管将继续趋严趋细

反洗钱监管正步入“精细化治理”新阶段。为进一步筑牢反洗钱防线,在2025年1月1日新修订《反洗钱法》落地基础上,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织密制度网络。

《征求意见稿》要求,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具体来看,需开展客户尽职调查以及留存相关证件的业务为:以开立账户或者通过其他协议约定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

“从当前反洗钱监管来看,呈现三大明显特征。”王蓬博分析指出,一是监管范围在扩大,像尽职调查的场景、穿透性要求等都比以往更宽泛;二是要求更细化,对各类操作规范的界定更加具体;三是处罚力度加大,不仅罚单金额水涨船高,“双罚制”也越来越常见,对高管的追责愈发严格。反洗钱的严监管态势大概率会持续强化。

廖鹤凯补充道,当前监管已形成“监管范围全场景全流程覆盖,要求更加细化,手段更加智能,跨部门、跨境联动深化”的新特征。他认为,反洗钱高压监管并非短期政策,而是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必然选择,这种监管趋势将长期持续。

王蓬博建议银行从三方面进一步完善落实反洗钱相关规定:一是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多维度分析客户行为与交易数据,精准识别风险;二是银行应该优化业务流程,对风险较低业务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三是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其在数字化环境下反洗钱业务处理能力。

对于银行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型路径,王蓬博强调两大关键:既要转变观念,摒弃“重业务轻合规”倾向,更要完善机制,将反洗钱纳入员工与高管核心考核。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反洗钱效能,让相关制度执行得更彻底,使反洗钱合规真正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