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或将被国资接盘。8月4日,黑芝麻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以下简称“黑五类集团”)拟将约20%的黑芝麻股份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国有企业,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股票即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控制权更换的背后,黑芝麻正面临糊类产品销量持续下滑、跨界接连碰壁的困境。在业内人士看来,黑芝麻主业不强、副业太多、战线太长,国资企业的入主将给黑芝麻的内控、资金、业务及市场拓展方面带来积极的变化。
内控存风险
黑芝麻始创于1984年,为一家以黑芝麻产业为主业,集黑芝麻食疗食养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1997年4月,黑芝麻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黑芝麻产业首股,旗下的“南方黑芝麻”则为黑芝麻糊中国第一品牌。
截至目前,黑五类集团为黑芝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25%。在黑五类集团转让约20%股份完成后,黑芝麻将从民营控股企业转变为国资控股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权变更前夕,黑芝麻曾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担保等问题,收到广西证监局的警示函。警示函显示,黑芝麻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关联方广西南方农业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关联方天臣新能源(渭南)储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关联自然人韦清文、胡泊,存在非经营性占用黑芝麻资金的情形。黑芝麻未按规定及时在临时公告、定期报告中披露相关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情况。
此外,黑芝麻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还存在高质押的情况。截至今年6月18日,在黑五类集团持有的30.25%股份中,有71.11%处于质押状态,对应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1.51%。具体来看,黑五类集团前董事长韦清文持股比例3.29%,其中66.47%处于质押状态;公司顾问李汉荣、李汉朝各持股1.39%,已全部质押;仅副总裁李玉琦持有的1.33%股份,因是高管锁定股未被质押。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从广西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来看,黑芝麻内部存在一定的管控问题。国资企业在资金实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协助黑芝麻解决资金问题,规范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此次国资企业接盘黑芝麻,可以通过国资企业的手段为黑芝麻处理不良资产并进行整合协调优化,这也将给黑芝麻带来更多发展空间以及未来机遇。
营收四连降
除上述情况外,业绩持续低迷也成为黑芝麻此次控制权变更的重要原因。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2024年,黑芝麻营收分别为40.25亿元、30.16亿元、26.77亿元、24.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4亿元、4300万元、7800万元。2025年一季度,黑芝麻营收4.42亿元,同比下降3.74%;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万元,同比下降29.61%。
其中,黑芝麻主打的糊类产品销量从2015年的900.67万件跌至2020年的562.68万件。自2021年起,黑芝麻将糊类产品拆分为“冲饮类”和“直饮类”,在2024年,公司直饮类与冲饮类产品合计销量为529.86万件,冲饮类与直饮类产品的销量分别下滑3.32%、1.47%。
意识到核心业务持续低迷的黑芝麻,曾多次尝试跨界寻找增量,但均告失败。2015年,黑芝麻斥资2.56亿元收购容州物流园,但两年后便以物流业务与食品主业不符等原因剥离;2017年,黑芝麻斥资7亿元收购电商平台礼多多,但礼多多于2020年出现业绩“变脸”,后续黑芝麻方面表示“主动压缩低效能电商业务”;2023年,黑芝麻又宣布斥资35亿元跨界转型储能电池,计划在南昌建设年产8.9GWh的储能电池基地,但仅一年后黑芝麻便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明确表示,鉴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已暂停该项目建设。
跨界屡次碰壁后,今年5月,黑芝麻方面公开表示将专注主业,“2025年公司重点聚焦专注于健康食品产业经营,坚持以黑芝麻为主的黑色健康食品战略定位”。
近几年,黑芝麻推出定位年轻人群食疗养生的黑养黑系列产品,包括黑芝麻丸、黑芝麻糕、黑芝麻饼、黑芝麻浆、黑芝麻代餐粉等,但在2024年黑养黑系列产品营收占比仅为1.33%,尚难给业绩带来明显增厚。
江瀚认为,黑芝麻当前发展存在明显的困难,主业黑芝麻糊作为传统品类面临新消费品牌的强烈冲击,公司在跨界上又没有形成有效的业务协同,反而分散了资源和精力。国资企业的入主可能给黑芝麻带来积极变化。在业务层面,国资企业可能会结合自身在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优势,推动黑芝麻在健康食品领域进行产品升级和品类拓展,利用文旅资源开展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此外,国资背景还可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就控制权变更与公司策略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黑芝麻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实习记者 王悦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