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宝BC技术,爱旭股份(600732)作为光伏主产业链企业在今年二季度率先扭亏,实控人陈刚也在今年6月给团队打气:“争取全年业绩改善,率先代表光伏产业穿越周期。”
自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不断提级,“产能出清”成为行业共识。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掌握差异化技术的企业已经提前看到“突围”契机。近日,爱旭股份定增申请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公司ABC电池扩产事项迎来实质性进展。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次扩产项目拟投入的85亿元中,仅30亿元来自此次定增,剩余资金公司将自筹解决。大手笔自筹资金背后,爱旭股份目前也有着不小的财务压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长期、短期借款合计超10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97%,在31家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五。针对相关问题,爱旭股份方面于8月1日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15GW产能待释放
在TOPCon市场忙着产能出清之际,爱旭股份押宝的BC领域却出现了产能缺口。
今年5月,爱旭股份召开了业绩说明会,公司彼时表示,2025年以来,公司ABC组件在手订单延续高增长的态势,一季度ABC组件新增在手订单超过5GW,增长趋势良好。公司目前ABC产能已满产,但仍不能满足在手订单持续增长的需求,后续公司将推动ABC产能的提升。
近日,伴随爱旭股份定增项目获得证监会批复,公司BC扩产事项迎来最新进展。从定增注册稿来看,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含本数),其中30亿元将投向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为公司在N型ABC电池领域的持续布局,是公司先进产能持续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生产的产品为基于ABC技术的电池片,主要在加工成组件后以ABC组件的形式对外销售,不直接形成营业收入等经济效益。
上述募投项目实施后,爱旭股份将新增年产15GW的高转换率N型太阳能电池生产产能。“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爱旭N型ABC的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提升规模效应,使公司的内在价值得到更大提升。”爱旭股份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的投资总额约为85.16亿元,其中不超过30亿元由爱旭股份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投入,其余部分则由公司自筹解决。
针对前述自筹资金部分的资金来源,爱旭股份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已在2024年通过日常经营资金投运了一部分募投项目。
实际上,早在几年前,爱旭股份便已将视线瞄准了BC领域。2021年6月,公司在上海SNEC展会推出了最新研发成功的ABC电池。在此之后,爱旭股份持续大手笔“押注”BC技术路线,其中,通过前次募投“珠海年产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实现了ABC电池的首次大规模量产。
进入2024年,爱旭股份ABC组件开始大规模批量出货,产量及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表示,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ABC组件业务成为公司最重要的主营产品。
相关资料显示,2024年,爱旭股份ABC组件出货6.33GW,同比增长约1200%;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N型ABC组件销售量达4.54GW,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0%,较2024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超40%。
销量增长的同时,爱旭股份ABC组件在国内外市场相较TOPCon竞品也有较显著的销售溢价,其中国内分布式市场产品溢价约在10%左右,海外分布式工商业市场溢价在10%—20%左右,欧洲等高价值户用市场溢价可达30%—40%左右。
成本方面,爱旭股份ABC组件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物料BOM成本已和TOPCon基本一致。
二季度净利回暖
ABC组件产销两旺之下,爱旭股份将成为首家单季扭亏的光伏主产业链上市企业。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爱旭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1.55亿元、41.36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53.19亿元、-3亿元。
进入2025年二季度,爱旭股份净利出现回暖。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8亿至-1.7亿元,结合其一季度归属净利润-3亿元的数据来看,公司二季度实现盈利。
“公司基于ABC效率性能的显著优势以及价值定价的创新商业模式促使组件销量增长,带动开工率提升,并推动单位生产成本的显著下降。因此ABC组件的销售毛利率逐步改善,差异化盈利能力逐渐凸显。”爱旭股份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二季度净利出现回暖迹象,但在整体行业寒冬的影响之下,爱旭股份目前仍承担着不小的财务压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约为28.22亿元;同时,公司账上还存在短期借款42.82亿元、长期借款63.24亿元,合计约106.06亿元。
资产负债率方面,爱旭股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5.97%,在31家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中位列第五。
财务压力之下,爱旭股份本次定增也计划募资补流。据定增注册稿,公司拟将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针对相关情况,爱旭股份方面表示,公司由于递延收益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变相拉高负债率,实际有息负债率为百分之七十几,在行业内处于正常范围。随着本次定增的顺利推进,公司负债率将快速下降。另外自2025年一季度以来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好转,造血能力不断提升,有信心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能否迎来“破晓时分”
进入2025年,对光伏主产业链上市公司而言,业绩大规模亏损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7月2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指出,2025年一季度,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增长274.3%。
当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也表示,要持续强化创新应用,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依靠技术迭代淘汰落后者。
7月31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显示,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技术创新仍将是光伏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的根本路径,具备产品差异化、市场高端化、制造品牌化优势的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率先反转和长期成长。
“从当前行业现状来看,聚焦客户需求、坚持技术进步、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成为光伏企业突围的关键。”爱旭股份方面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从整个光伏行业来看,TOPCon仍为当前的主要技术路线。行业内,通威股份、钧达股份、晶科能源等多家巨头企业的技术路线多为TOPCon电池。
在同质化竞争日趋严峻的行业环境下,掌握差异化技术的企业无疑能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在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上,协鑫科技高级副总裁胡泽义就曾表示,在目前行业环境下,光伏市场需要差异化的竞争、差异化的产品。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光伏行业未来趋势以效率提升为核心,BC与TOPCon的融合技术或成新方向,钙钛矿叠层技术逐步商业化。
从BC领域来看,目前行业内押宝BC的除了爱旭股份之外,还有行业“老大”隆基绿能。业绩表现方面,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隆基绿能大幅减亏,公司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8亿—24亿元,同比减亏24.43亿—28.43亿元。
此前,隆基绿能曾公开表示,“目前已经明确聚焦BC技术路线,且扩产节奏显著提速,接下来的产品都会采用BC技术路线,在接下来的5—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中的绝对主流”。
市场广泛看好之下,BC技术能否带领行业迎来“破晓时分”?斥资85亿元加码BC的爱旭股份又能否成为光伏周期的破局者?
“BC目前仍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初期,从目前的个位数渗透率到专业机构预测的2027年超过30%市占率,是一块增量可观的蓝海市场。公司与其他BC生态圈内企业是在互相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在共进、共生中共享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红利。”爱旭股份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BC领域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BC组件的制造工艺有望逐步优化,成本将逐渐降低。”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