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个大牌“卖不动”了。继LV母公司LVMH集团之后,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开云(Kering集团)也发布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双下滑的成绩单。7月29日晚,开云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财报显示,开云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4.74亿欧元。其中,第二季度营收下降16%,降幅超过一季度。
分品牌来看,开云集团旗下两大主力品牌Gucci、YSL(圣罗兰)继续显露颓势。今年上半年,Gucci营收30.27亿欧元,同比下降26%;其中二季度营收14.56亿欧元,同比下降27%。YSL营收12.88亿欧元,同比下降11%;其中二季度营收6.09亿欧元,同比下降13%。
与Gucci、YSL相比,BV(葆蝶家)虽为增长,今年上半年营收8.46亿欧元,同比增长1%,但相比之前增速已然放缓;且今年二季度,BV营收4.41亿欧元,同比下降1%。
分区域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无一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开云集团收入降幅最大的两个市场分别是,包含中国市场等在内的亚太地区、日本,按可比收入分别减少21%、20%;西欧地区、北美地区则分别减少13%、12%。
“集团在亚太地区所有主要市场的销售额均出现下滑。”开云集团在财报中指出,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销售额下降,未能被当地需求的充分复苏所抵消,且门店客流量依然低迷。因此,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来自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占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降至29%。
“Gucci和爱马仕、LV等的差距正在加大,其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品牌形象下滑和产品创新乏力所导致的高端客户流失。”奢侈品行业专家周婷表示。
另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开云集团净关闭24家门店,其中Gucci净关闭18家、YSL净关闭1家、BV净关闭5家。截至6月30日,开云集团全球门店数量为1789家。“现在奢侈品牌需要的不是关店,而是如何以数字化为核心改变商业模式,升级现有门店。”周婷举例道,近期,LV“大船”驶入上海,引发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一个门店,也是一个展厅、一个秀场以及一个会员服务中心,是对奢侈品零售模式的全新探索,未来会被很多大牌采用。“Gucci可以学习,但对于它来说,目前更重要的是重塑品牌形象,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Gucci是开云集团的贡献大户,销售占比最多时超50%。但现在,其“声量”已然下降。今年上半年,Gucci收入在开云集团的占比为40%,而上年同期为45%。同时,Gucci的“滞销”已连续6个季度,按可比销售额,自2024年一季度至今年二季度,Gucci收入降幅分别为21%、20%、25%、24%、25%、25%。
从开云集团财报可以看出,亚太市场是其收入的主阵地。而据要客研究院,2025年前两个季度,中国奢侈品市场共计贡献5170亿元销售额,并带动大约5万亿元的相关高端消费行业实现逆市增长。
“奢侈品牌在中国仍然机会巨大,但是也必须直面品牌多极化趋势。”周婷表示,奢侈品牌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高端消费行业的主角和引擎,但是其相对作用正在减弱,若想扭转销售下滑局面,必须继续坚持品牌高端化策略,同时在产品创新和定制服务上加大投入。
开云集团也在寻找破局之法。今年6月,开云集团宣布聘请卢卡·德·梅奥出任集团新CEO,他将于今年9月上岗。卢卡·德·梅奥在汽车行业拥有近30年的从业经验,曾帮助法国车企雷诺重回盈利轨道。“他在领导国际上市公司方面经验丰富,对品牌有着深刻理解。我确信他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领导者,能够为集团带来全新的愿景。”开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Francois-Henri Pinault曾透露,早在2023年,他就开始思考集团治理架构的发展方向,并对把领导权交给卢卡充满信心。
但对此,周婷认为很难,在她看来,奢侈品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去LOGO(标识)化消费和去品牌化消费已经是必然。“虽然奢侈品牌在未来仍然拥有最大机会,并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可以消耗,但这取决于奢侈品牌适应变化和拥抱趋势的能力。未来的商业,任何品牌和产品都是素材,真正的生意是经营人。”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