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产品公布清盘报告。7月29日,国联基金发布关于国联智选红利股票的产品清算报告,截至基金最后运作日,基金份额总额仅为684.46万份。年内,还有部分红利策略基金发布了清算报告,更有产品成立未满一年便陷入清盘危机。最新季度数据显示,红利策略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分化明显,有产品规模逼近百亿元的同时,也有多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红利基金同质化比较严重,供给过剩是产品优胜劣汰的动因之一。不过,红利基金业绩普遍相对稳健,规模下滑也可能与部分持有人“落袋为安”的操作有关。未来红利依然是长期有效的基本面因子,红利资产的表现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分化。
多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
7月29日,国联基金发布关于国联智选红利股票的产品清算报告,7月,由基金管理人召集,以通讯方式召开了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终止基金合同相关事项的议案。截至基金最后运作日,基金份额总额为684.46万份。
同样在年内清盘的还有国联安新蓝筹红利一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该基金于3月发布清算报告,报告期末基金份额仅有299.93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更有产品成立未满一年便陷入清盘危机。具体来看,3月,农银汇理基金发布了关于农银汇理红利甄选混合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据了解,该产品于2024年8月成立,这也意味着,成立未满一年,产品就已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整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市场96只(份额合并计算)红利策略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分化明显,有产品规模逼近百亿元的同时,也有多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
具体来看,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最新规模达96.66亿元,在全部红利策略主动权益类产品中居首。华夏红利混合、工银瑞信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紧随其后,规模分别为47.62亿元、38.01亿元,排在第二位、第三位。含上述产品在内,共计9只产品规模超过10亿元。然而,同期也有26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元,其中,万家红利量化选股混合、长信改革红利灵活配置混合以及融通红利机会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规模甚至均不足1000万元。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红利策略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为499.73亿元,较2025年一季度末的473.05亿元环比增长5.64%。但具体到单只产品看,92只数据可取得的产品中,56只基金规模下滑,占比超六成,其中,浙商汇金红利机遇混合、方正富邦红利精选混合、兴证资管国企红利优选混合、光大保德信红利量化选股混合等6只基金规模降幅超过50%。
港股通红利基金业绩亮眼
就规模下滑的原因,有公募分析人士表示,红利基金业绩普遍相对稳健,此时规模下滑可能与部分持有人“落袋为安”的操作有关。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则认为,主要是红利基金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供给过剩成为产品优胜劣汰的动因之一。同时,投资者趋于理性,头部效应越发凸显,竞争趋于激烈的情况下,业绩分化也是规模分化的一大推手。
从业绩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共计49只产品(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年内收益率已超10%,富国港股通红利精选混合A/C以27.91%、27.56%的年内收益率领跑,排在第一名、第二名。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C、易方达港股通红利灵活配置混合A也均跻身年内收益率前五,相关收益均超20%。
整体来看,年内收益“优等生”较多聚焦在港股通主题红利产品。然而,同期也有金鹰改革红利灵活配置混合、永赢红利慧选混合发起式等8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告负。
在杨海平看来,部分红利基金实际投资可能存在偏离定位的情况,导致了业绩分化。收益较好的产品较多聚焦在港股通红利产品,主要原因或在于港股低估值进一步凸显了高股息特征,这是港股红利资产优势。此外,年内港股通红利基金优选的港股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对高股息形成了强力支撑。
嘉实红利精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经理陈黎明表示,红利资产是长期看好的方向,但会从过去两年的“+红利”变成“红利+”。过去两年众多资产只要有不错的股息率,都有较为广泛的估值提升,随着估值的提升,部分资产并不严格符合红利的属性,靠红利概念获得上涨的“+红利”行情已经结束。判断未来会进入到“红利+”时代,红利依然是长期有效的基本面因子,红利资产的表现会出现较大的分化,传统红利资产中,聚焦真正长久期资产,包括银行、公用事业、通信运营商、石油、家电。新红利资产方面,随着上市公司走过资本开支高峰阶段,转向重视股东回报,越来越多的资产具备红利属性,如港股互联网,“股息+回购”也有不错的回报。展望下半年,预计经济平稳运行,鉴于上半年诸多消费、成长领域的亮点线索已经充分表现,预计市场风格更加均衡,继续看好红利资产的表现。
北京商报记者 郝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