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姆会员商店(以下简称“山姆”)因商品供应问题引发会员不满,并在社交平台喊话“山姆,你没事吧?”从买不到西梅只能选购溜溜梅,到热门商品下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山姆已陆续下架200多款独家爆款产品,其自有商品占比从38%骤降至30%。这不禁让人质疑,独家商品的比例在下降,是否还能支撑其高昂的会员费?
更值得关注的是,山姆独家产品比例持续下降的同时,1号会员店、盒马等竞争对手正在积极引进同类爆款商品。在当前零售业激烈竞争供应链的背景下,山姆这一“自废武功”的举动,是否会为其他品牌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特权缩水
近期,以商品严选为特色的山姆因引入好丽友、卫龙、溜溜梅、盼盼等大众品牌而陷入舆论旋涡。这些各处连锁超市均可买到的品牌上架山姆货架,引发山姆会员强烈不悦,“我花高额会员费就为了买这些牌子?”
争议较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已下架,而卫龙牛肝菌魔芋、溜溜梅无核西梅干等仍然在售。山姆方面表示,相关产品为独家定制款。
从会员的角度,山姆用溜溜梅替代智利西梅、用含起酥油的派取代低糖蛋黄酥,大量的山姆独家爆款单品被“挤”下货架。有媒体报道,近年来,山姆下架约200款独家爆品。山姆一直以经营高比例自有品牌商品,成为国内连锁商超追赶的对象,其自有品牌占比曾高达38%,如今这一比例逐渐降至30%。
这些数据并非空穴来风。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曾经经常复购的纸皮烧卖、鱿鱼条、羊肉烩面、蒲烧鳗鱼等均已下架。消费者的吐槽并非个例。北京商报记者定位山姆大兴店,相关商品确已无法检索到。
一面是自有商品、独家商品下架,一面是这类商品仍然占据山姆的热销榜。7月21日下午的山姆好物飙升榜TOP10中,有4款为山姆MM自有品牌商品。可见,自有品牌依旧有着消费热度。
对于上述近年来多款独家产品以及好丽友派被下架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山姆方,但截至发稿,相关联系人并未给出回应。
期待错位
2024年,中国零售市场在消费分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共同推动下,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洗牌。山姆凭借其全球超过8000万的会员数量和在中国区超过1000亿元的营收,稳居国内付费会员制零售的领先地位。
根据沃尔玛财报,2024年山姆在中国区实现超过1000亿元的营收,付费会员达到400万,其会员费收入占总营收的15%。此外,其单店的年均销售额也突破了20亿元,而每平方米的销售额更是传统超市的三倍以上。
依托于“高质低价”的精选商品策略和仓储式购物体验,山姆在一二线城市中赢得了大量中产家庭的青睐。
在2025年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披露了一组数据:中国将有8家山姆单店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36.7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传统大卖场单店3亿—5亿元的年销售额,甚至逼近北京SKP等顶级奢侈品商场的业绩。而2023年,山姆也仅有3家门店年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
在社交平台上,本次事件中会员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山姆的选品从“严选独有”滑向“普通供应”,削弱了会员特权价值,“包装高级≠品质升级”的吐槽频现。不难看出,矛盾点在于会员制与大众品牌入驻之间,背后涉及选品、合作模式等多重因素。
此次大众品牌入驻引发山姆会员的反感,与此前盒马X会员店关店的原因不无相似。今年以来,盒马X会员店关闭多家门店。对此,业内分析指出,高品质商品差异化能力方面明显不足,全球直采能力和独立的全球采购团队也有待加强,未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导致盒马X会员店获客成本高,而会员转化率和复购率较低。
会员制超市的定位与会员的期待产生了错位。一位曾经的山姆商品供应商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迈过会员门槛后,面对不低的单价、较少的原料差异的大众商品,消费者一般不会买单,这一行为打破了消费者心中的“会员制契约”。他解释称,“消费者质疑商品若仅为包装差异,未在原料、工艺上明显提升,则产品难以支撑品牌与渠道的溢价”。
上述负责人表示,此次山姆引入大众品牌的策略不符合当下消费市场的趋势。十多年前,山姆的核心客群是中产家庭和企业采购,前者按周囤货,后者集中采购员工福利。彼时,大包装、高性价比是山姆的标签,而如今电商高频配送和消费分级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渠道商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独有性来体现优势。
仓储会员店在国内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等问题。
信任危机
如果说选品变化带来的争议是山姆的“内忧”,1号会员店、盒马等频频推出的“同款”则加重了“外患”。双重压力之下,付费会员对渠道商失去了产品信任,山姆面临着会员流失的风险。与此同时,胖东来、胖改店等各类零售创新、新模式门店相继开业,将零售市场的客流再度整合、分流。
数据显示,2024年,山姆中国的新店扩张速度从2023年的40%大幅下滑至18%,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其门店的坪效甚至不到一线城市的60%。更令人担忧的是,山姆的线上GMV增速仅为25%,这一数字远低于盒马X会员店的65%和京东七鲜的50%。山姆面临新店扩张速度大幅下降和线上GMV增速缓慢的挑战,会员增长放缓和供应链压力增大使得山姆面临新的增长挑战。
一位从事零售采购十余年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胖东来的成功恰恰戳中此次“山姆选品调整引会员不满”事件的“七寸”。胖东来在售商品既会标明售价,也会标明进货价,更大程度地公开消除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疑虑。“如今的消费者愈发聪明,懂得观察商品的细节。胖东来信息公开的‘阳谋’将企业的盈利、经营划入透明的、合理的、可信的范畴内。”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分析指出,会员制零售的核心从来不是“卖商品”,而是“卖信任”。付费会员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对品牌“说到做到”的笃定。山姆需回归初心,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之间找到节奏,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守住“商品严选”的标签。否则,当会员觉得“山姆和普通超市没两样”时,其真正的危机就不远了。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