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正式闭幕。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商达到1200家,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并且,有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协议,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长50%。
李兴乾强调,链博会就像一个超级磁场,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链接度”更高,更注重帮企业“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在今年的盛会上,中外企业如何在“链上”找朋友,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下,哪里又是突破口,北京商报记者与相关参展商展开进一步探讨。
“首要关心是供应链稳定”
作为链博会的老朋友,霍尼韦尔已经连续参展三届。此次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公司首发了两款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的创新自动化产品,聚焦建筑与船舶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还发布了探讨中国化工企业如何融合精益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白皮书。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目前,首要关心的是供应链稳定。无论企业产品质量多优、成本多低、竞争力多强,一旦失去供应链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是持续改进。客户的要求每天都在升级,产品性能、质量、成本以及交期也在不断改进,需要和供应商共同成长,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届链博会开幕式上,在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北京倡议》中,“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倡议位居首位。
同时,在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看来,当前,全球多极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仅以效率为导向的传统供应链布局难以应对相关挑战,敏捷和韧性成为新的刚需。
“在面对原材料供给不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很快流转和交付时,更具韧性的供应链是每一家企业所需求的。出现问题不怕,关键是出现问题后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高效回应和解决。”施耐德电气市场营销部中国及东亚区副总裁古月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的环境里,没有一家企业能成为“独行侠”,需要有足够多的、足够强的伙伴一起构建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据悉,施耐德电气旗下30家在华中国工厂和物流中心与1600多家中国供应商共同构成了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多元、韧性、完备的本地供应链布局,使其能够快速推出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既满足中国市场,又支持全球市场。本届链博会也是施耐德电气首次参展,其系统性展示了企业从自身绿色转型实践到赋能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多维成果。
释放数字化供应链潜能
在本届链博会“数字科技链”展区,浪潮计算机重点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服务器主板及多技术路线CPU、GPU、高速网卡、存储卡等核心部件。
在谈及如何“链”时,浪潮计算机总经理贡维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全球产业链加速数字化转型,云计算、AI、边缘计算等技术驱动供应链重构,浪潮计算机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可赋能供应链各环节的智能化升级。
例如,在金融领域,浪潮计算机助力某国有银行打造集团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构建集团数据仓库与数据集市;在通信行业,为满足运营商对5G网络云资源池建设需求,浪潮计算机多元计算平台助力运营商搭建云平台,为公有云、私有云建设夯实上云底座等。
此外,贡维指出,在全球供应链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不仅受制于“卡脖子”环节(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还面临全链条风险。单一环节的依赖即可导致全链条瘫痪,必须从“点状突破”转向“体系化自主”。需要全链条布局、体系化创新,才能在全球供应链动荡中筑牢安全屏障。这意味着要打通从基础材料、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的自主创新链条,形成“上游有替代、中游有协同、下游有保障”的生态格局。以计算机产业为例,不仅要突破CPU、操作系统等核心环节的技术壁垒,更要在主板设计、固件开发、整机测试等环节建立自主标准,避免因某一环节的对外依赖形成安全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链博会上,不仅“链主”企业与“链属”企业联合参展,还首次设立了创新链专区,以“制度、载体、服务”为支点,打通从知识产权确权、技术孵化到产业化的全流程,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首次参展深刻感受到链博会平台作为全球供应链合作‘枢纽’的独特价值。众多跨国企业、行业龙头及创新机构齐聚,形成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对话网络;同时,通过‘展示+交流’的形式,企业能更高效地与生态伙伴、潜在合作方就规则对接、技术协同等议题开展交流对话、达成共识。”普华永道中国公共事务主管合伙人周星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
“中国供应链是一个奇迹。”这是英伟达公司(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首次参展链博会的感慨。
李兴乾表示,中国正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快,产业配套能力强,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链博会直观地呈现了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和强大生产创造能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据重要位置,不链接中国,就难以链接世界。
数据显示,链博会举办三届以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到第二届的32%,再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
余锋认为,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供应链规模大、多元全面、充满活力。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霍尼韦尔自身为例,其创新不仅在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果,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霍尼韦尔在开发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热失控传感器等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还成功出口至海外,特别是在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文 李永兴/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