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观察|宇树IPO,人形机器人上市赛鸣枪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陶凤 2025-07-20

“宇树启动上市辅导”,备案信息曝光的7月18日傍晚,这8个字在科技圈刷屏。

2016年8月成立,2025年春节出圈,紧接着股改、融资,宇树科技(以下简称“宇树”)几乎每一次大动作曝光,坊间都会自行加快这家公司的上市“进度条”。如今,中国证监会发布官方消息,靴子落了地。

根据公开信息,宇树四足机器人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60%—70%,最新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可完成跳舞、格斗等动作。在社交平台,宇树和同行们争夺大众关注度,在资本市场,它们也有着共同的目标。

此前,智元机器人已通过“收购股份+原控股股东放弃表决权+主动要约”入主上纬新材的方式奔向A股,卧安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等赴港递表。谁将更早登陆资本市场还未可知,但这次上市潮,被公认为是检验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否实现技术商业化的重要窗口,也折射出行业在资本热潮中对落地应用的思考。

北京商报

意料之中

“并不意外”,宇树启动上市辅导后,北京商报记者先后与五位业内观察者和技术人员交流,得到了同样的答案。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宇树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宇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宇树、人形机器人、聚光灯,一切要从春晚那场机器人表演说起。

2025年1月28日,16台宇树人形机器人H1与16位舞蹈演员表演了创意融合舞蹈《秧BOT》,对于这场赛博味儿秧歌的惊叹和揶揄,让宇树及一众人形机器人企业穿过“冷启动”时期,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后来,宇树秀出会功夫的人形机器人G1,上架电商平台……整个人形机器人及在更大想象空间的具身智能领域,有趣的新闻接二连三。

全民热议的多是技术和实用性,科技圈对公司未来战略和走向更有兴趣,尤其是上市,核心事件的进展在近2—3个月发生。

“意料之中”的看法,也是业内人士源于对宇树最近变化的观察,他们或提到宇树在春晚后的知名度,或关注到投资方名单中出现知名机构,公司股份制改革也几乎是每个人都提到的信号。

4月,王兴兴被问及是否有赴港上市的计划时表示,“后续有可能,不确定”。5月下旬,宇树的名称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月18日—19日,宇树注册资本从288.9万元增至3.64亿元,紧接着公司确认完成C轮融资。

对上市的猜测出现的更早,比如春节后宇树发布提醒称“所有新股或股东们的老股,都由宇树融资负责人通过公司邮箱直接沟通和管理。不存在任何中间人、中间股东或中间公司”。C轮融资官宣后,传闻更有细节,“宇树和投资人都在积极推进IPO事宜,首选在A股上市,其次是香港”。

几周后,上市一事成为公开新闻,时间节点也同步曝光。

何时上市?

按照辅导工作安排,2025年8月至9月,中信证券将督促宇树形成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计划,并制定可行的募集资金投向及其他投资项目的规划;2025年10月至12月,对宇树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协助公司按相关规定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

也就是说,宇树最早将在10月递表,届时外界将更清楚地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

紧锣密鼓推进的还有宇树的同行。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已有14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向港交所递表,且已有仓储机器人极智嘉和矿山机器人博雷顿完成上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宇树科技更对标的是智元机器人,后者在7月8日宣布将通过“三步走”战略,收购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收购方要约收购完成后,还有董事会选举流程,智元机器人最终入主上纬新材的时间尚不能确定。

宇树从递表到上市,也有一套流程需要完成。

按此计算,智元机器人大概率将早于宇树完成自己的资本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智元机器人曾表示,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明确计划,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含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大重组明确计划。

也就是说,两者资本操作有本质的区别。宇树通过IPO,带着自身的机器人资产上市,而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只是拿到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其本身的资产并没有上市。

不到终极目标

尽管一切没有定论,但多位观察人士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上市速度“很重要”。

“更早上市影响定价权与品牌溢价。从定价权来说,后续公司上市往往依靠更早上市的企业估值,企业后续融资、并购都可以用股票作为支付工具。从资源吸收上看,政府资金支持、产业链订单、人才都会向着更早上市的企业靠拢”,萨摩耶云科技AI机器人研究员郑扬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也从估值、资本、市场教育等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解读了更快一步的优势。但他同时提示,“需要警惕概念泡沫。若缺乏技术壁垒或商业闭环,就算上市也可能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就像部分AI医疗企业,出现估值崩塌”。

回到产品本身,目前人形机器人正处在场景渗透阶段,马拉松、格斗、运动会的背后既有检验“智能”“体能”的考量,也有以赛促产的目的。

“宇树年度营收超10亿元”,6月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和2023年上市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相比,宇树的规模和前辈尚有差距。2024年优必选营收13亿元,较上年增长23.7%,经调整净亏损9.57亿元,较上年扩大11.9%。

相比盈亏,人形机器人厂商更愿意谈及未来。

2025年智源大会上,王兴兴重申宇树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机器人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去从事一些辛苦的工作,“宇树机器人去跳舞、格斗,是公司希望通过AI技术让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做各种全身动作。在终极目标没有实现前,我们参加一些表演和格斗比赛,给大家展示一下真实情况,并产生一部分商业价值”。

按照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对AI发展的归纳,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推理AI阶段,下一阶段将进入机器人技术阶段。底层AI基础设施和应用层的机器人企业,都在路上。

刚刚举行的链博会上,在展台讲解的宇树渠道销售负责人郑绍珏不止一次被观众问道,“什么时候能进入家庭”?

“工业场景只是过渡,人形机器人会在家庭场景下爆发”,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多次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当下,观察者对工业机器人却情有独钟,“这波具身智能上市潮,我最关注智元机器人,一是因为它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很特别,二是它的工业场景落地速度较快”,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郑扬洋也认为,“工业机器人企业上市更容易,它们普遍进入了批量出货阶段。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尚缺规模性订单,暂时无法验证商业化的可复制性”。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