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眼痛、流泪、涨轴 “护眼神器”远望屏之殇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吴其芸 网编:王巍 2025-07-18

宣称能“预防近视”的远望屏(雏鹰标准版),售价高达1.2万元,却遭多位家长投诉使用后适得其反。近日,多位家长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在使用1.2万元的远望屏后,孩子眼轴增长加速,甚至出现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停用设备后眼轴竟出现回退。尽管客服坚称“看得越多越好”,要求“保底1小时”,但实际效果与安全性引发强烈质疑。有医生指出,近视防控核心在于科学用眼和户外活动,高价设备作用有限,警示家长勿盲目依赖。这款高价护眼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正面临严峻考问。

图片来源:京东App截图

使用涨眼轴,停用退眼轴

消费者张敏在花费万元购买远望屏后遇到了糟心的问题。

2023年4月,由于在上一年级的儿子濒临近视,有50度的远视储备,右眼眼轴23.62mm,左眼眼轴23.77mm,张敏更加重视对儿子的近视防控。张敏称,孩子爸爸是超高度近视,并且视网膜穿孔两次,因此孩子的护眼问题是家庭的第一要务。

张敏表示,在查出濒临近视后,立刻给儿子戴上了平光离焦镜,在上网课时使用投影仪(投影仪流明很充足,开灯都能看清),户外活动也十分充足,近距离用眼极度控制,使用屏幕的时间很少,当时眼轴控制得非常好。在离焦镜与投影仪搭配使用的一年内,孩子右眼眼轴仅增长了0.03mm(眼轴23.65mm),左眼眼轴增长了0.04mm(眼轴23.81mm)。

虽然自己有效果较好的固定护眼手段,但在听说使用远望屏后可以退轴,加之考虑到儿子去上编程课时也可以携带使用,不必近距离用眼,于是张敏产生了购买的念头。

张敏说,2024年3月,自己看到一家代理商自称与护眼界背书很厉害的专家主任赵阳有合作,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后进到群里,有护眼的相关问题可以问赵阳,也可以帮忙预约赵阳的号去看眼睛。看到如此令人心动的条款,张敏最终下定决心,花费近1.2万元购入了一台远望屏。

但让她接受不了的是,在使用远望屏过后,孩子的眼轴不但没有保持稳定,反倒还增长了。所谓眼轴是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其增长与近视密切相关。眼轴过长会导致光线焦点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轴性近视。儿童青少年眼轴监测是近视防控的重要指标。

张敏说,孩子使用远望屏的前三个月,两眼各涨轴0.08mm(使用时为户外阳光十分充足的4—7月,使用远望屏前同期则是退轴0.01mm),后两个月两眼各涨0.03mm,停用后(用回原来的投影仪),两眼一个月各退0.03mm,后面的涨势跟原来保持一致。

根据张敏的观察,在成都日照较少的时间里(10月底至次年1月底),三个月时间孩子两眼各涨轴0.04mm,使用远望屏的前后都是如此,其余时间是三个月涨轴在0.02mm以内,如果是放暑假且户外和日照都很好的情况下,眼轴会保持不涨或轻微退轴。“使用远望屏之前和停用之后一直是这个规律。”张敏说道。

不只张敏,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家长纷纷吐槽远望屏“花费大几千元买的,没有效果,且起反作用”“孩子用了眼轴仍然涨”“使用大半年,从近视150度跳到225度”等。

客服称“看得越多越好”

面对使用后眼轴不退反增的境况,张敏也咨询过客服,客服表示,这种情况控制得很好,涨轴可能是其他手段没跟上,会有个体差异。

对于孩子来说,远望屏属于一个新的护眼设备,所以张敏在给孩子使用时十分谨慎,她表示,孩子每日使用的时间会控制在1小时左右,但即便如此,孩子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眼痛等症状。这也让张敏乱了阵脚,不知道是否应该让孩子继续使用下去,“不知道这种不适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什么不良反应”。张敏说道。

针对设备使用时长,张敏曾咨询客服。其提供的聊天截图显示,客服给张敏发送了科普链接,同时表示对视功能没有要求,并且还建议“看得越多越好”,声称远望屏对眼睛没有任何坏处,是做过大量临床试验的产品。

“使用远望屏后,孩子眼轴不减反增的情况实在难以让人理解,而且使用1小时孩子眼睛就会出现不适,但客服却又表示要保底1个小时不间断,十分矛盾,现在设备已经停用,感觉自己花费1万余元交了‘智商税’。”张敏说道。

家长孙曦文也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了类似的问题,孙曦文表示,自己的孩子使用远望屏上线上围棋课时,在上课20余分钟过后便出现了眼睛不适的状况,开始大量流眼泪。“在购买前,也没有看到提示说哪些人群不能使用,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孩子会出现这么大的不良反应。”孙曦文称。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询问远望屏健康专营店的客服人员,客服人员回应称,一般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可能会有晕的情况,远望屏和新佩戴眼镜原理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双目视差和环境光敏感都不同,可以让孩子稍微适应一下。在注意事项方面,客服人员也仅表示需要注意避光使用,避免阳光直射,且对视功能没有要求。

坐姿改善成“唯一亮点”

“因为孩子在使用远望屏的过程中,是平视屏幕的,所以不会低头近距离用眼,端正了坐姿,保护颈椎和腰椎。”张敏表示,但考虑到远望屏出现的种种问题,便决定让孩子停止使用,并用回原先具有效果的近视防控手段。

北京一家大型医院门诊医生刘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的主要成因在于长时间保持固定视轴聚焦。当眼睛持续注视同一距离目标时,调节晶状体的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无法放松,从而导致屈光不正。无论用什么方式去看事物,只要长时间盯着同一个事物,就会出现视疲劳,导致视力逐渐下降。

刘源还表示,远望屏等护眼设备通过物理成像原理,模拟户外远望,把眼睛到书本、作业等距离拉远。但眼睛与物体在一定距离之下,距离的远近其实对于近视的影响较小。远望屏等护眼设备的实际功效较小,无法解决与改变导致视力下降的真正因素。

该远望屏产品介绍页面显示,10米拉远改变近距离用眼,光学模拟远眺高清成像;且设备为仿生太阳光,运用超高亮度、全光谱显示技术。

谈及真正具有效果的护眼措施,刘源建议,要注意用眼卫生,用眼的时间、光线等,每日保持适量的户外运动,同时,要保障均衡营养与充足睡眠,为视觉健康提供生理支持。当前市场上的各类护眼设备并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或改善视力问题,尽量不要过度依赖此类产品,科学用眼才是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图片来源:京东App截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