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提振消费24条|商业更新步伐加快 北京下半年再迎20余家新商场入市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卓澜 网编:刘一博 2025-07-17

随着2025年步入下半场,北京商业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近日,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盘点,一批承载着创新理念与多元功能的新商场即将密集亮相,下半年北京预计至少有20家商业新项目开门纳客。《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中提出,北京要焕新商业消费空间、推动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这些新的商业体不仅为商业空间带来新活力,更能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 “百花齐放”的生动注脚。

企业供图

各区新增均衡发展

进入下半年,北京商业更新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7月之后,北京预计迎来20余家新商场,与2024年同期相比,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体量都有一定增长,显示出北京商业市场的持续扩张态势。

从新项目分布区域来看,打破了以往商业集中于特定区域的格局,使商业资源在城市中更为均衡,满足不同区域居民的消费需求。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通州新增项目以5个项目领跑;朝阳、大兴、海淀、昌平紧随其后,各自将迎来3个新项目入市;东城、西城、丰台、怀柔和房山均至少有1个新项目在下半年入市。

其中,通州引入的湾里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由京投公司、首旅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大市属国企联合开发建设,总开发规模接近50万平方米,由“湾里·王府井WellTown”“湾里·汀云小镇”和“湾里·诺岚酒店”三大特色板块构成。除此之外,通州还将迎来张家湾设计小镇商业配套苡荷live、卜蜂莲花通州店改造的莲花汇、三大文化设施配套商业D.P.ONE源·心的陆续开业。

大兴区将引入上德银泰城、新辰天地、元创大都会;海淀区迎来中关村ARTPARK大融城的东西区统一亮相,CG Live、魏公·芳华里等项目入市;昌平区则会引入小站公园STATION PARK、融创HUI观里、DT51龙德店等;朝阳区的大屯里将在8月底入市,友谊商店还未全面开业就已经成为夜经济的打卡地等。

此外,东城的隆福寺商业街区正式亮相,融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多元业态,重塑消费场景;西城区北京坊二期将成为一期的补充,完善业态结构;丰台旧改项目鑫嘉汇也将在下半年陆续亮相;怀柔和房山分别迎来金隅兴发科技园和D.P.ONE瑞来广场。

从新增商业项目的分布来看,这些即将在次级商圈开业的零售物业,并非集中于传统的核心商业地带,而是更多地扎根于居民生活密集、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这些项目将承担填补区域高品质消费空白的重任,推动五环外商业的崛起,缩小与中心城区的商业差距。

企业供图

头部企业领跑

从上述新增项目来看,今年下半年,北京商业地产大多由成熟的头部企业领跑,例如银泰、王府井、京投发展、光大安石、新辰商业等企业开发和运营。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上德银泰城获悉,北京上德银泰城是银泰商业管理集团在京打造的首个“花园式社交购物空间”,该项目将围绕艺术、文化、夜经济等特色元素,打造京南区域的潮玩集聚地。目前,该项目已经正式与主力品牌签约进驻,金逸影城、鲜汇精品超市、极速玩家电竞中心、魅KTV娱乐空间以及PETSBUY宠物生活馆正式确定入驻,预计将于9月30日亮相。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东区将于今年12月底开始营业,目前montbell、Adidas Originals、MUJI、迪卡侬、西西弗主题书店、火星宠物超市等品牌已经确定入驻东区。该项目的运营方光大安石,在全国拥有18个商业项目,商业管理面积近300万平方米。

除了头部企业领跑,下半年北京一些老牌项目因经营理念落后或品牌定位陈旧,也在考虑闭店改造。北京商报记者从新辰商业获悉,接下来该公司将针对望京区域老牌商业项目进行改造,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必然选择。这些项目大多建成时间较早,在业态布局、空间设计、品牌组合等方面已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未来将朝着“潮酷”型商业,结合街区的模式进行改造,成为该区域新地标。

回顾近年来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态势,2022—2024年,北京累计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450万平方米,2025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约75万平方米,昌平区超极合生汇西区、海淀区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西城区中海大吉巷等相继开业。新开业商业设施注重场景营造、融入文化,迅速成为消费者打卡的新地标。

 

拉动城市内在活力

《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北京市将坚持消费空间更新提升与新增培育并重,多维度、差异化、特色化引导商业空间升级,高质量推进北京多元融合消费空间建设。北京鼓励商业物业产权方引入专业运营主体,推动闲置公共资源商业化运营,鼓励“前店后仓”等模式创新。通过示范案例加强对建设用地功能混合使用的指导。同时,北京支持商业场所及周边区域品质提升,研究将商业活动纳入公共服务事项。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下半年北京商场集中入市和城市更新大潮,整体上应以体验创新、业态融合、数字化赋能和可持续为核心,在差异化和精细化运营中把握市场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更新绝非简单的空间物理改造,更是推动北京产业转型、传承历史文化、实现‘宜居宜业’目标的关键抓手。”赖阳指出,新项目和城市面貌需在尊重历史与服务未来中达成有机融合,为北京商业和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下半年北京新商场的集中开业,是商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城市更新成果的体现。这些新商场将以其独特的定位、丰富的业态和创新的模式,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世邦魏理仕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刘焕丽表示,在政策的推动下,北京积极推进科技潮品、时尚名品、健康新品、创意精品等四大重点领域相关措施的落实。未来,北京将以场景为依托、以活动为驱动、以品牌为核心、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氛围为背景,全方位激发时尚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回暖。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