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豪掷超5亿元 *ST威尔押注锂电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马换换 王蔓蕾 网编:王巍 2025-07-16

*ST威尔的跨界“追锂”事项迎来新进展。7月15日晚间,*ST威尔(002058)披露重组草案,公司拟以5.46亿元购买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新材”)51%股份。对于近年来业绩持续低迷而面临退市风险的*ST威尔而言,此次跨界收购也引发投资者较高期待。市场做多情绪推动下,7月16日,*ST威尔股价“一”字涨停。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标的紫江新材系*ST威尔实控人沈雯旗下公司,此前曾冲击创业板IPO未果,后转战新三板挂牌。对于*ST威尔而言,本次斥资超5亿元“豪赌”锂电也将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7343.46万元。

北京商报

标的身价翻倍

受拟购紫江新材51%股份消息影响,7月16日,*ST威尔股价“一”字涨停,当日收于涨停价13.89元/股,总市值19.92亿元,当日成交金额898万元。

消息面上,7月15日晚间,*ST威尔披露重组草案显示,公司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紫江企业、长江晨道、宁德新能源等紫江新材股东购买标的公司51%股份,交易价格为5.46亿元。

据悉,本次交易系一次跨界并购。*ST威尔目前主要从事汽车检具制造业,紫江新材则主要从事动力储能和3C数码等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紫江新材系*ST威尔实控人沈雯旗下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紫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22年6月,紫江企业拟分拆紫江新材至创业板上市的IPO申请获得受理,不过时隔一年半,紫江企业于2023年12月披露公告称,终止分拆紫江新材至创业板上市并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对于当次终止分拆上市的原因,紫江企业表示,为统筹安排紫江新材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

拟被*ST威尔并购,紫江新材身价翻倍。以2025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紫江新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11亿元,相较于合并口径净资产增值约5.65亿元,增值率为105.61%。

“当一家上市公司筹划收购实控人旗下企业,这种交易行为往往体现出控股股东希望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和价值重估的动因。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这可能是进入新赛道、拓展产业边界的契机;对于控股股东来说,这可能是资本运作的节奏安排,也是对外释放信号、增强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紫江新材净利接连下滑

本次拟溢价收购实控人旗下资产,交易对方也对*ST威尔作出了业绩承诺。

草案显示,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方为紫江集团,系交易对方紫江企业的控股股东。业绩承诺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如本次交易未能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实施完毕,则业绩承诺期相应顺延。

然而,在业绩承诺背后,标的公司紫江新材近年来净利润接连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19亿元、9023.65万元、5351.51万元,接连下滑。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为1012.26万元。

对于本次交易,*ST威尔表示,交易完成后,紫江新材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上市公司将进入成长性更强的锂电池材料行业,从而进一步优化整体业务布局,加速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动力储能和3C数码等领域的发展将带动锂电池材料行业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巨大。”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ST威尔本次筹划收购紫江新材跨界锂电行业之前,公司实控人沈雯还曾通过旗下公司“接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佳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相关资产。

2025年4月,*ST威尔披露重组草案显示,拟以2.81亿元向紫竹科投出售其持有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资产组,具体包括股权类资产及非股权类资产。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不再经营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

*ST威尔彼时表示,近年来,公司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受行业竞争激烈、下游客户需求不振、行业整体增速较低等因素影响,持续亏损,且未有明显改善迹象。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置出亏损的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并保留盈利状况较好的汽车检具业务。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仍能保持业务完整性,本次交易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

拟贷款筹集资金

对于*ST威尔来说,此次拟斥资5.46亿元现金并购标的资产也将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7343.46万元。

*ST威尔表示,本次现金收购的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包括但不限于并购贷等方式筹集资金。

需要贷款收购资产背后,*ST威尔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也出现了明显承压。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ST威尔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48亿元、1.57亿元、1.6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098.58万元、-1705.89万元、-1724.17万元,均为亏损状态。另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442.77万元,同比下降26.4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564.03万元,同比下降10.31%。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ST威尔7月15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3亿—1.6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对应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675万元到-450万元,同比减亏。

对于上半年业绩变动的原因,*ST威尔表示,本期归属净利润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公司于2025年5月完成重大资产出售,出售了全部仪器仪表资产组,使得公司本期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公司因出售仪器仪表资产组所获投资收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ST威尔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