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美国通胀数据“分裂” 降息仍非定局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赵天舒 网编:武杉 2025-07-16

还能降息吗?6月通胀数据再次让美联储喘了一口气。虽然数据在上涨,但在住房价格回落以及汽车市场供需疲弱的双重助攻下,核心CPI已经连续5个月不及预期,但是细究下来,这一数据反映的信号不容乐观,尤其是关税的影响正在加快显现。面对这张“分裂”的成绩单,美联储的降息按钮是更近一步,还是再次按兵不动?

北京商报

数据温和

美国6月的通胀数据创造了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15日发布数据称,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3%。上述数据也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6%。

涨幅扩大主要受当月能源价格上涨影响,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9%,而前值为-1%。6月份,美国汽油和燃油价格指数均“由跌转涨”,环比上涨1%。能源服务以及电力价格也延续了上个月的上涨势头。

不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6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9%。从具体品类来看,主要依赖进口的家具、玩具、服装、鞋类和体育用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美国家具价格环比上涨1%,玩具价格环比上涨1.8%。

核心服务价格也在下降。其中,酒店住宿价格连续4个月下降,机票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美银表示,从银行的消费数据和机场安检人数来看,需求正在放缓。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6月通胀基本延续“岁月静好”的状态,核心CPI环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主因租金通胀和二手车价格降温。一方面高利率下,住房价格的回落拖累服务通胀;另一方面,汽车价格的持续萎靡不振,严重拖累了核心商品的上涨势头。

美国股债市场在CPI报告发布后双双承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逾40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了0.4%。与此同时,3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周二升破了标志性的5%关口;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涨6.4个基点,至4.487%,连续四天走高。这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盘中早些时候曾触及4.491%的高点,为6月11日以来的最强水平。

略低于市场预期的通胀报告,也给美国总统特朗普抨击美联储提供了新的理由。特朗普在周二数据发布后不久,就再度公开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他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写道:“美联储应将利率下调300个基点。通胀非常低。每年可节省一万亿美元!!!”

通胀传导

近几个月来,美政府公布了一系列贸易政策,对大多数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关税影响范围之广及实施方案的断断续续,已经扰乱了市场,并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对价格上涨幅度感到更加不确定。

美国经济学家警告,与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不会很快到来,也不会一下子出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更大的冲击。“这其实是库存问题”,美国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Heather Long)表示,美政府的关税政策开始产生影响,而这只是“第一回合”。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总体通胀数据符合预期,但家具和大型家电等商品价格的上涨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正在推高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希瑟·朗说道,大型零售商持有大约3个月的额外库存,计算一下就会知道,今年夏天,企业最终会耗尽库存,不得不在关税成本的影响下进口更多商品。

美媒认为,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预计将成为一个“转折点”,高额关税将对通胀数据产生更大影响。“这感觉就像是第一局,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上涨。”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Ryan Sweet表示,如果特朗普提出的关税措施8月1日生效,商品价格的通胀影响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显现。

希瑟·朗说,咖啡和橙子的价格在6月份飙升,这两个类别已经受到气候相关影响的严重打击,预计还将面临关税带来的额外价格压力。她补充说,美政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威胁可能会重新引发人们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担忧。“你不会每个星期都买一台新洗衣机,但你会买水果和蔬菜。”

摩根大通分析称,近几个月来,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休闲娱乐用品在内的大量进口份额占比较高的商品价格,持续显示出上行压力,反驳了关税尚未传导至消费者价格的论调……随着更多公司耗尽提前囤积的库存,并决定不再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这些来自关税的压力在未来几个月将加剧并扩散。

何时降息

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在本月已大幅收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在CPI报告发布后,投资者对美联储在7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预期升至了97%,高于周一的93%。与此同时,9月降息的可能性在报告发布后大幅下降,在数据发布后就迅速跌破了60%,随后随着市场进一步消化数据,该概率一路下滑至了接近50%。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目前就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7月和8月的CPI数据将更能说明问题。美联储当前仍有维持利率不变的政策空间,9月之前降息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目前美联储内部对政策前景存在广泛分歧。一些官员认为通胀上升的风险仍然更加突出,也有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已经变得占主导地位。最新利率点阵图显示,近三分之一政策制定者预计今年不会降息。

因此,美联储正在等待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将如何影响经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近日表示,他担心企业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关税,“价格和通胀的上行压力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风险”。

除物价走势外,未来通胀预期和就业市场也可能影响美联储的政策路径,这与特朗普关税战走向和全球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此前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称,“大多数与会者”认为今年晚些时候降息是合适的,关税带来的任何价格冲击预计都是“暂时的或适度的”。如果贸易协议很快达成,如果企业能够迅速调整其供应链,或者如果企业能够利用其他调整幅度来减少其受到关税影响的风险,关税对通货膨胀的最终影响可能会更加有限。

民生宏观则表示,当前市场过度关注了关税对于通胀的传导,但是忽略了透支偿还和高利率对于需求的压制。关税通胀传导本身并不足以主导美联储降息路径,关键在于它的“二次影响”:成本驱动的通胀会进一步压制需求,这也会反过来抵消关税的部分通胀影响。叠加前期透支的需求偿还,以及高利率的影响,需求可能进一步加快走弱,当前从一些前瞻指标来看,消费和投资在三季度均有明显走弱的隐患。经济下行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政治施压,或将成为9月降息的破局点。

北京商报记者 赵天舒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