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快消频道

负债率居高不下,牧原股份赴港上市能否解压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郭秀娟 实习记者 王悦彤 网编:陶凤 2025-07-14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港股上市有了最新进展。近日,牧原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国际司的赴香港上市反馈意见,涉募资用途、外资准入、境外投资等。在今年5月,牧原股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并意图加码海外市场。对于赴港上市,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公开表示,“港股IPO不仅是融资举措,更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目前,牧原股份的海外布局主要是“养猪解决方案”输出,根据牧原股份方面的说法,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海外市场依然为技术、装备与服务的输出。这种轻资产出海模式可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快速进入海外市场,但从另一层面来说,如果企业没有实质性生产能力,在海外市场将很难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从而面临无法形成长期稳定收益来源等风险。

不可忽视的高负债与周期风险

牧原股份是一家科技驱动的全球猪肉龙头企业,已覆盖育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肉类加工的全产业链条。自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牧原股份凭借独特的“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扩张迅速,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牧原股份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产能,达8100万头,占全球市场份额为5.6%。

然而,快速扩张也给牧原股份带来一个问题——长期处于高位的负债率。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1048.77亿元、1213.68亿元、1101.1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54.4%、62.1%、58.7%。至2025年一季度,牧原股份的负债总额再增加72.04亿元至1173.1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926.48亿元,而同期账面货币资金为235.66亿元。

在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牧原股份公开承认目前公司负债率水平偏高,并表示2025年底较2024年底要降负债100亿元。

据了解,生猪养殖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猪价波动对企业甚至行业盈利影响巨大。较高的负债率也将增加公司在应对猪价下行时的经营难度,在2023年猪价低谷时,牧原股份录得亏损42.63亿元,亏幅为132%。

2024年,随着生猪销售均价回升和公司养殖成本的压缩,牧原股份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其中,销售生猪7160.2万头,是当年生猪出栏量最多的企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今年6月,受去年5月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生猪供应增加,国内猪价达到14.2元/公斤的近一年最低点。猪价持续下行,为充分挖掘盈利空间,牧原股份进一步压缩成本。据了解,牧原股份今年6月的完全养殖成本由2024年全年的14元/千克降至12.1元/千克以下。

就赴港上市、负债规模、国际化策略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牧原股份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轻资产模式的利与弊

除了控制成本,牧原股份希望通过海外市场寻找新增长,赴港上市是牧原股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根据招股书,牧原股份计划将港股上市的募集资金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研发投入、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牧原股份通过港股上市可以进入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以跳出周期。

目前,牧原股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主要涉及“养猪解决方案”输出。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牧原股份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猪场设计和建设、生物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并推进人工智能在养殖产业链中的应用。2025年3月,牧原股份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地址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册资本为15万美元,主要经营业务为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智能化养殖设备等。牧原股份曾公开表示,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主要是技术、装备与服务的输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牧原股份这种技术型的轻资产出海战略可以减轻资金压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在江瀚看来,虽然技术输出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进入海外市场并减少资本投入,但因为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生产能力或市场份额占有,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收入规模有限。此外,轻资产模式更需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差异、法律环境等不同,增加了管理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随着国内养猪行业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成为生猪养殖企业的发力点。调研数据显示,越南猪肉产量占牲畜肉类总产量的60%左右,每年的生猪需求约为4500万头至5000万头规模。

除牧原股份,新希望、通威这些头部企业均已进入越南市场。1999年,新希望在越南建了第一家饲料厂,如今已拥有9家饲料公司、3家养猪场;通威在2007年布局东南亚,如今在越南、印尼、孟加拉等国建厂,专攻水产饲料。

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牧原股份2024年的营收100%来自于国内。朱丹蓬表示,随着国内三季度肉制品的旺季到来,牧原股份的业绩或将迎来增长,但其布局越南的海外业务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实习记者 王悦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