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AI技术+商业化双重爆发,机器人加速走进现实!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武杉 2025-05-27

AI技术革命持续深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度。据统计,2024年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7.2%、8%,带动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2%、12.9%,高居各行业前列。业内分析认为,机器人产业或进入“技术迭代+商业化落地”的双重爆发期。

头部企业竞相入局,AI技术迭代加快

随着国内外头部企业加速布局,AI技术迭代加快。

2025年5月13日晚间,某车企巨头官方微博发布擎天柱“跳舞”视频,并表示其人形机器人优化“仿真到现实”(Sim-to-Real)的训练代码,通过强化学习完成训练;

国产手机生产巨头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夸父”机器人,并成立创新中心,吸引超16家企业加入;

多家国内机器人初创企业则推出了高动态性能机器人,可完成跳跃、搬运等动作。还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伺服驱动器,将整机成本降至10万至15万元,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制造成本。

三大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在技术迭代的同时,机器人赛道的商业化落地也在加速,并呈现出三大趋势:

趋势1:工业场景率先落地

机器人批量进厂“实习”,某车企工厂已部署Optimus进行电池分类与电动工具操作;深圳一家企业的Walker S1机器人进入汽车工厂,实现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的协同作业。

趋势2:服务领域逐步渗透

随着5G、AI技术深化应用,酒店机器人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服务核心”。专家预测,到2026年中国酒店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亿元,清洁、配送、迎宾等场景将实现全面智能化。另外,部分商场也开始测试人形机器人接待员,其多模态交互能力可完成咨询、引导等任务。

趋势3:家庭场景潜力释放

5月16日,某电信巨头正式推出其首款家庭智能机器人产品“智家通通”,采用全国产自研技术,能够执行十大核心功能,涵盖家庭生活的多个维度,旨在打造覆盖家庭全场景的智能服务体系。

如何关注AI+机器人赛道

随着AI应用接入千行万业,科技驱动的社会效率提升正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上的AI+机器人赛道展现出长期配置价值。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借道相关主题基金,或是把握产业链发展红利的理想方式。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及其联接基金(A类:023550,C类:023551,I类:023552)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是全市场首批跟踪科创AI指数(950180.CSI)的ETF。科创AI指数在科创板的基础上,筛选30只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旨在真实反映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市场动向,展现出AI产业的蓬勃发展。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

跟踪指数为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CSI),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行业占比较高的分别是自动化设备(44.5%)、软件开发(8.7%)、通用设备(7.9%)以及计算机设备(7.6%)等。截至2025年5月19日,中证机器人指数近三年累计收益为20.81%、年化收益6.73%,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5.19,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沪深300指数近三年累计收益为-3.06%、年化收益-1.07%,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港股科技30ETF(513160)

该基金是目前市场上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HSSCT.HI)的唯一一只指数基金,备受资金青睐,今年以来资金净流入额达到了11.16亿元,最新产品规模已达11.71亿元。(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1.1—5.19)

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级别,2060年保有量或超30亿台。投资者不妨借助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机器人ETF基金、港股科技30ETF等产品,力争把握AI赛道发展红利、参与机器人未来万亿市场。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