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金融信息乱象再起,监管部门再度出击。5月24日,网信办发文称,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开展打击,针对近期抬头的网络金融信息乱象展开治理,从资本市场谣言传播、非法荐股引流,到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金融黑灰产信息扩散,此次行动覆盖信息生产、传播、变现全链条,也意味着监管层对网络金融生态的常态化治理进一步深化。
一大批违规账户依法关闭
多个违规账号、多家非法网站被连根拔起,这一次,监管再次加大了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的打击。
根据网信办最新披露的通报看,其中包括,“爱股票App”等账号发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
具体来看,微博账号“爱股票App”、抖音账号“价值发现者”发布转融通、融资融券有关制度安排等不实信息。微信公众号“杰克船长宏观策略”散布有关量化基金监管政策谣言。百度百家号“北熊喵”发布资本市场交易时间调整等虚假信息。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另有账号开展非法荐股。其中,抖音账号“侃哥说财经”“落叶巅峰”,微信公众号“小海豚大梦想”“风清扬大侠”,微博账号“浪沙淘金侠”“牛遍天下-”,快手账号“财经老韭菜”“金叶子财经”等,通过煽动性或暗示性话语,引导投资者付费加群跟投买入个股、暗示预测个股走势、宣扬买某些股票稳赚不赔,进行非法荐股。据通报,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此外还有违规账号、网站宣传炒作虚拟货币交易。据通报,微博账号“火哥聊加密”“财经-徐彦文”“阿恩-论币”,知乎账号“00后富一代”等,通过晒群聊信息、收益截图等形式,诱导网民参与虚拟货币交易。还有pkex、weex、htx等境内网站平台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应用程序下载服务或间接交易服务。涉及的账号、网站已被依法关闭。
值得一提的还有散布金融领域黑灰产信息等乱象。其中,小红书账号“小北呦”“三先生”,百度百家号“全国助你贷”“十全九美”等,散布“债务优化”“协商还款”“专业反催收”“全额退保”等话术,虚构成功案例,诱导、教唆金融消费者采用涉嫌违法违规的手段维权,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侵害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此轮打击实则早有迹可循。早在今年一季度,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曾就打击金融黑灰产对外发声,此后,各地打击金融黑灰产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链条来看,金融黑灰产乱象的链条前端就是各种黑灰产信息的发布与引流举措,此次网信等部门的打击行动,将有助于从源头清理金融黑灰产业务,斩断“反催收”后续滋生的各类问题,也能够对“反催收”形成有效震慑。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同样称,此轮打击措施,释放了对近期有所抬头的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金融黑灰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抵制的态度,从账号、网站到平台服务的全面处置,也体现出监管从信息源头到传播渠道的全链条覆盖。短期将形成强力震慑效应,将有力遏制金融信息乱象扩散,净化网络金融生态;长期而言,也有助于巩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推动行业建立更规范的信息发布与传播秩序。
仍有金融黑灰产肆虐,新趋势揭秘
尽管已有多轮打击,但市场乱象仍存。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一些短视频、社交以及兴趣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打着债务优化、债务协商、逾期咨询等名号的账号,其大肆投放债务逾期规划类广告,宣称可进行网贷逾期协商,并教唆债务人与借款平台协商处置;甚至有的将该业务开启团购服务,邀请线下面谈服务;也有的直接将其包装为商品,附在教程页面,甚至开启直播间公开售卖。
需要警惕的是,这些所谓的逾期咨询背后,大都会收取不菲服务费。
当虚拟主播在直播间激情喊单“跟上这只票,下周必涨停”;当AI生成的“政策文件截图”在微信群疯传,当短视频里的“债务优化大师”教你如何“合法逃债”……
业内认为,如今的金融信息乱象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一方面是技术化伪装成为常态,短视频、直播与AI技术被滥用;另一方面是精准化引流形成产业链,黑灰产团伙通过分析用户搜索记录、社交行为等,利用大数据定向推送定制化诱饵。
正如王蓬博指出,目前虚假金融产品推荐、非法荐股等乱象仍存,部分违法账户为达到诱导投资人的目的,传播虚假信息等。他认为乱象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技术化伪装”,利用短视频、直播、AI生成内容等新型传播形式增强迷惑性;二是“精准化引流”,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高风险偏好人群定向推送;三是“跨界化渗透”,与电信诈骗、传销等犯罪行为交织。其风险不仅导致投资者资金损失,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破坏社会信用体系。
“消费者不但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还可能因轻信虚假信息、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而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如果碰到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参与者可能会因触犯法律而面临刑事处罚或其他法律责任。”王蓬博强调。
苏筱芮则进一步补充,“债务优化”“协商还款”“专业反催收”等贷款领域黑灰产,还有“转贷降息”类涉贷信息乱象同样值得关注,其通常由不法贷款中介违规包装借款资质及银行流水,给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造成隐患,后续此类诱导“转贷降息”“消费贷经营贷套现”“借钱炒股”类金融信息乱象同样需加大打击力度。
全链条治理,持续高压严打
网上金融乱象不止,实则也让不少金融机构头疼已久。业内认为,行业核心需突破的症结在于,黑灰产违法取证、典型案例打击、违法信息网络屏蔽等关键节点。
在业内看来,打击非法代理维权及金融黑灰产,需要司法、社会、行业等多方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整治。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多部门间的协同治理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对发现的非法行为依法严惩以形成震慑。
同时,机构也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非法中介的夸大宣传,避免采取非法手段进行维权。
苏筱芮认为,后续,针对金融信息乱象治理,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压实主要媒体平台责任,要求其加大对金融信息乱象发布账号的常态化巡查与处理,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账号查封结果,同时强化对普通互联网用户的金融科普,提醒用户防范此类金融黑灰产可能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与财产损失风险。
王蓬博同样指出,相关部门一定要对一些“三不管”地带划分出监管细则,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金融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明确各类金融信息乱象的定义、认定标准和处罚措施,建立健全金融信息乱象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对发现的金融信息乱象进行举报。
面对花样翻新的信息陷阱,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应树立正确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金融信息辨别,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谨防个人财产损失或信息泄露。
同时,网信部门将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也呼吁广大网民积极举报问题线索。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