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娃哈哈在官方账号中曝光了“娃小宗”首款无糖茶新品,口味为“凝香乌龙”。公开信息显示,“娃小宗”标签由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胜集团”)旗下松裕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裕公司”)推出。进入2025年,无糖茶销售额同比增速出现明显下滑,3月甚至增速为负。赛道降温下,头部品牌不断挤压新品牌,娃哈哈此时再布局无糖茶是否还有胜算,需要打个问号。
“娃小宗”曝光
5月12日,娃哈哈家园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消息中,首次出现“娃小宗”无糖茶的身影,不免让人猜测娃哈哈是否会推出新品牌。5月14日,对于“娃小宗”是否为主推品牌以及何时上市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娃哈哈方面询问,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据了解,这则消息主要针对松裕公司攻克不干胶标签技术,“在行业上已经成熟的贴标包装,对我司而言反而是一大痛点。面对贴标设备与大规模产线的匹配难题,松裕公司组建由机械工程师、自动化专家、包装设计师组成的专项组进行技术攻坚,针对多种主流包材,经反复研讨,设计了不同贴标路径的模拟测试。团队连续驻扎车间,对产线进行多轮模块化改造,在经历2000余次测试后,最终实现了高速贴标的稳定性,成功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为公司产品包装提供了更具力量的技术支持”。
在这则消息的最后,娃哈哈展示了“娃小宗”的包装。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2日,娃哈哈集团在官网发布了不干胶标签的招标公告,招标对象为通过娃哈哈资质审查的不干胶标签生产加工企业。表明娃哈哈对包材的需求在增加。
据宏胜集团官网介绍,旗下有松源机械、恒枫食品、松裕包装、恒枫饮料等四家上下游企业,其中松裕包装成立于2010年,是宏胜集团旗下一家大型印刷包装企业,目前拥有杭州、成都2个生产基地。
追无糖茶风口
根据娃哈哈家园“剧透”的效果图,“娃小宗”区别于之前娃哈哈旗下无糖茶品牌的方瓶包装设计,而采用圆瓶瓶身,配上中式水墨画,并使用独立品牌名称。
从“娃小宗”的命名与视觉设计来看,明显贴近年轻消费群体。事实上,在2024年3月,娃哈哈就推出过无糖纯茶系列,包括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青柑普洱4个口味。其中,茉莉花茶源于四川雅安高山云雾绿茶、正山小种选用世界红茶发源地武夷山茶叶、大红袍产自武夷山地区、普洱采用云南大叶种茶叶。去年推出的20多个新品中,娃哈哈将无糖茶确定为“主推的新品之一”。
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显示,15瓶500毫升的无糖茶售价65.8元,折合约4.39元/瓶,目前已售出125万瓶,并且青柑普洱和大红袍口味处于缺货状态。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的价格更实惠,15瓶同等规格价格61.81元,显示已售出1万单,同样出现部分口味缺货的情况。
娃哈哈借电商平台大力推广无糖茶新品的同时,试图通过非主流商超和便利店渠道开辟线下渠道。在海淀区的一家社区超市里,娃哈哈茉莉花茶无糖饮料在售,售价4.9元/瓶,货架上同规格的东方树叶茉莉花味4.8元/瓶。另一家精品超市内,15瓶娃哈哈茉莉花茶打出了59元的折扣,不过仅限第一件。
去年3月,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演讲中曾谈到,“消费取向正在慢慢重构,从最开始的满足口腹需求,到如今对健康价值的追求,人们对饮品赋予了更高的价值,无糖、低糖、功能性、植物基等新兴消费热点涌现,以科技创新、生物工程技术赋能行业‘健康化’已经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由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宏胜集团对“娃小宗”的布局不仅限于无糖茶。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娃小宗”的商标由宏胜集团申请,国标分类5、29、30、32。其商标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了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等娃哈哈几乎已有的产品品类,还包括啤酒等未曾触及的新品类。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娃哈哈需要开拓一个新的赛道,推动企业继续成长,从饮料入手门槛最低,虽然赛道热度降低,但是娃哈哈做饮料的产能和渠道等都很完善,可以降低投入的风险。‘娃小宗’应该是宗馥莉证明自己的重大载体,寄托了很多期望,但容错的空间也很小”。
打开市场有难度
尽管娃哈哈曾推出多款无糖茶,但也只能算是积极的参与者,市场表现并不突出。
线下零售监测网络平台“马上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在无糖即饮茶市占率前13个品牌中,娃哈哈位居第七,7月、8月、9月滑落至第八位。而在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无糖即饮茶类目top5集团分别为农夫山泉、三得利、康师傅、果子熟了、统一五家。位列第一的农夫山泉在这四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平均值超过了70%。
而从整个产品线来看,过去几年,娃哈哈推出了茶饮料、奶茶、椰子牛乳、电解质水、生椰拿铁等多个新品,但新品在一线城市的市占率还不高。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物美、超市发、盒马鲜生以及便利蜂、7-11等主流线下渠道,货架上主要还是娃哈哈AD钙奶、纯净水、营养快线等传统品类。
沈萌认为,“娃哈哈原有产品的消费者基础稳固,消费习惯不需要额外养成,而新品需要培育周期,不太会立即见效,所以娃哈哈转型或拓展需要足够的耐心”。
无糖茶是当下饮料行业最火的赛道,并且在即饮茶中的占比持续扩大,2024年大部分月份销售额显著高于2023年同期。但在2025年,即便排除受2024/2025年春节月错位造成影响的1月、2月,在刚刚过去的3月,无糖即饮茶的同比增速也依然为负值,意味着类目销售规模在线下零售市场中同比去年并未扩大。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赛道降温下,娃哈哈推无糖茶新品,主要是为了集团整体业绩考虑。虽然当下无糖茶销售额同比增速下滑,但该品类此前呈增长趋势,且市场仍有一定份额,娃哈哈期望借此分得一杯羹,提升业绩”。
不过詹军豪进一步表示,如果娃哈哈推出“娃小宗”,其前景可能比较渺茫,“近年来娃哈哈推出众多新品,却没有成功案例,缺乏打造爆品的能力。并且‘娃小宗’这个品牌名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山寨娃哈哈”。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自去年宗馥莉接手之后,对娃哈哈大张旗鼓地改革,但整体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最关键的问题是,其推出的新品在一线和超一线城市的知名度还不够。在头部品牌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此时娃哈哈再入局显得太晚了。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短板互补,是娃哈哈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对于产品如何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娃哈哈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