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科技频道

债市“科技板”推进火热,个人投资者能买吗?有啥限制?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廖蒙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5-05-12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债市“科技板”政策细节落地,市场动起来了。5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交易商协会日前披露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银行间市场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10亿元;另有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规模合计180亿元。

就在5月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等三大主体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图片来源:壹图网

消息一出,引发市场强烈反响。细化来看,当前参与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人所在区域,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13个省市自治区;行业涉及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领域;募集资金灵活运用于补充企业营运资金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票面利率方面,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相关拟发行的科创债投标利率区间多集中在1.5至2.5%间,发行周期不同,利率区间也有所差异。截至5月12日,从银行间市场已经发行完毕的科创债来看,票面利率相对较低。

例如,5月9日,AAA级民企立讯精密、吉利控股发行的9个月期限科创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71%和1.56%,低于当日9个月期AAA级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1.72%;同日,杭州银行、工商银行发行的3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分别为1.67%和1.65%,也低于当日3年期AAA级商业银行债到期收益率1.74%。

“这反映了投资机构对科创债的认购积极性较强,有利于降低发行机构和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债券市场为科创领域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

参与主体方面,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为提高市场投资积极性,人民银行鼓励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资金积极参与投资,鼓励创设与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引导扩大投资者范围。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火热,也让不少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关于科技创新债券的讨论中,有部分用户提出疑问,个人投资者能买吗?有哪些具体要求?

结合实际发行情况,多只科创债券的发行机构在募集说明书中均有提到,发行对象为专业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冯琳进一步解释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仅限合格机构投资者参与,普通投资者理论上可以在交易所认购及交易公司债,但限制条件比较高,例如仅限面向普通投资者公开发行且资信状况符合规定要求的公司债,但可以择券的范围有限。

冯琳指出,根据证监会《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2022年修正),自然人要成为交易所市场的专业投资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具有两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两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符合规定的专业投资者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因此,个人投资者直接到交易所认购、交易科创债的门槛高、难度大。”冯琳表示,“不过,政策鼓励创设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科技创新类债券ETF等金融产品,间接参与科创债投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