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随着网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中国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12家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在净息差收窄、营收增长承压之下,2024年民营银行业绩分化明显:互联网银行持续领跑,部分中小银行则面临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
此外,民营银行转型提速,网商银行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突破1万亿,理财代销规模居行业第一梯队,综合金融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互联网银行持续领跑
网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4710.35亿元,较年初增长4.2%;营业收入213.14亿元,同比增长13.7%,净利润31.66亿元。
虽然微众银行暂未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但从2024年11月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微众总资产规模达5809.17亿元,营业收入196.38亿元,净利润63.15亿元。
可以预见,除微众、网商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之外,其他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均低于1500亿。
网商与微众利润、营收规模存在差异,源于服务客群不同。在信贷领域,网商银行服务的客户主要为中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及经营性农户,是以往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薄弱地带”,客户小,风险高。而微众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服务个人的微粒贷,风险更小,因而利润更厚。
在民营银行贷款业务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两家“头雁”均积极寻求转型。微众在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谋求出海,而网商持续发力综合金融。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网商银行综合金融服务小微客户数超过6800万,存款、理财等客户资产管理规模迈上万亿台阶,居民营银行前列;理财代销板块已经与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达成合作,代销的第三方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位居行业第二。
中尾部梯队:营收、利润增速分化
微众、网商依托微信与支付宝生态,凭借科技实力与获客能力实现稳健经营与转型,而其他中尾部民营银行业绩出现明显分化。
第二梯队的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成为中小民营银行增长标杆。其中苏商银行2024年总资产1372亿元,营收超50亿,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10.34%;众邦银行2024年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26%,资产规模达1235亿元。
第三梯队的中关村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36%、11.29%;民商银行净利润下滑43.48%,净息差收窄0.52个百分点至2.23%。华瑞银行虽净利润增长316.98%,但主要因2022年亏损后的低基数效应。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政策的持续支持,部分银行有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兴业务领域实现业绩增长。另一方面,在大行持续下沉挤压和存贷款重定价的背景下,净息差可能继续面临压力。民营银行需要在服务、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