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存量房贷“商转公”多多益善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岳品瑜 网编:要闻新闻中心 2024-08-28

事关房地产,近日有两条新闻热度很高,一是房屋养老金,另一是“商转公”。

两大政策都关乎购房者的权益和利益,特别是“商转公”的呼声日益高涨,原因在于戳中存量房贷们的心窝子。

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政策“救市”的春风频频吹向新购房者,无论是降低首付比例还是下调房贷利率,都旨在激活市场活力。

然而,对于已背负高额商业贷款利息的存量房贷用户而言,这些政策成为“镜中月”。他们也盼望减负,而“商转公”政策,正是这样的一束光。

“商转公”政策,即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其核心目的在于利用公积金贷款利率低的优势,帮助已购房且符合条件的家庭减轻还贷压力,提高生活品质,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

当前不少地区存量房贷用户商贷利率仍超过4%,部分地区与新购房者房贷利率相差超1%,若能实现“商转公”,以1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置换同等额度的商贷,按照商贷利率4.2%、公积金贷款利率2.85%、贷款20年、等额还款模式计算,一年可节省资金8334元,20年则可以达到16.67万元,这对普通居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可以看到,当前“商转公”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升级,包括支持“顺位抵押”公积金直还、扩展合作银行范围、扩大参与人员范围等降低门槛的做法,也深受用户青睐。

更为重要的是,在政策落地的覆盖面上,也有了突破。今年以来,超30个城市陆续执行或优化“商转公”政策,这一趋势从县域级别城市逐步蔓延至二线城市。

这不仅是监管层面对存量房贷呼声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市场需求的有力回应。

然而,一线城市重启“商转公”政策仍面临诸多挑战。公积金资金池的有限性、商业银行的利益考量以及债权抵押人变更带来的风险,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银行和购房者三方共同努力,寻找破解之道。

对于难度较大的一线城市,即使“商转公”执行空间有限,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呼声真实存在,应予以重视,如何推动商业银行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可以继续讨论。

而二、三、四线城市,则可以继续扩大“商转公”政策的覆盖面,同时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具体而言,可以探索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分配机制,确保资金充足;同时,加强跨部门协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效率;此外,还应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商转公”政策的广泛讨论与实施,不仅是对民众迫切需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地方政府及公积金管理部门展现责任担当、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正视市场呼声,同时需要政府、银行和购房者一起努力。

北京商报评论员 岳品瑜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