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频道

光峰科技“上车”,业绩瓶颈难破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王柱力 网编:陶凤 2024-05-26

5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光峰科技在投资平台集中回复市场问题,涉及内容广泛,既有投资者问产品能否用在机器视觉上面,也有人关心电影市场火热能否利好公司业绩。当然市场最关心的还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以峰米投影仪闻名的光峰科技,随着消费电子市场不振,业绩也遭遇瓶颈,虽然公司谋求“上车”且“定点”多家车企,但何时转化为可观的利润还不明朗。

淘宝峰米旗舰店截图

投影仪“卖不动”

长期以来,光峰科技旗下的“峰米激光电视”为人熟知,然而光峰科技2023年、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两连降,分别约为22亿元、4.4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2.9%、3.04%。

从产销状况看,去年光峰科技“光学引擎及整机”的生产量、销售量分别同比下滑25.32%、10.67%。从利润看,去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1.03亿元,同比下滑13.61%,今年一季度虽然达到4454万元,但扣非净利润只有约62万元,巨大的差距中,约3791万元的金融资产收入帮了大忙。

究其原因,消费电子市场下滑以及激光电视热度高峰期过去拖累了公司业绩。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投影机市场总出货量473.6万台,同比下降6.2%,销售额147.7亿元,同比下降25.6%。

对于2024年的市场环境,光峰科技也表达了担忧,公司表示,2023年公司家用投影业务所处的消费电子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行业景气度低迷,公司家用投影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和利润贡献同比下滑。倘若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恢复进度缓慢,可能仍然会对家用投影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光峰科技而言,家用投影仪的下滑不只影响了收入,大额的计提减值也吞噬了利润,公司的存货主要是原材料和库存商品,如果激光显示产品迭代,旧有的产品卖不动,则存货计提减值随之而来。

2023年中,光峰科技有高达约8124万元的资产计提减值,其中最大的部分就是约为5836万元的存货减值。

谋求“上车”

对于家用投影仪的市场前景,在业内专家看来并不算乐观。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谈到,家用投影市场的下滑,主要还是窗口期已经过去,差不多从2018年开始,由于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下降,一众厂商涌入该领域,打破了投影仪由索尼等日系品牌垄断的局面,也让更多消费者接受了这一产品,但增长毕竟不能一直持续。

专家观点谈到,也正是自2018年开始,投影仪产品逐渐抛弃灯泡光源,转而用LED和激光光源,正是这种转型,让手握激光专利的光峰科技在上升期吃到了红利,公司在2018年的营收规模在13亿—14亿元之间,但是到了2022年,营收规模已经突破25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光峰科技的产品也服务于院线,近年来激光影厅的增加对公司业绩起到了帮助,光峰科技主要是将投影产品租给影院,再根据使用时长收取费用,当然这部分产品不算售出商品,而算作固定资产。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固定资产约3.09亿元。

光峰科技显然不甘困守在家庭、影院之间,为应对困难,公司积极谋求“上车”,拓展车载光学器件业务,主要产品是车规级巨幕,满足用户车内影音娱乐、人机交互等需求。

虽然光峰科技着重强调了车载业务的发展,但在2023年报中,公司似乎对具体的营收占比讳莫如深。光峰科技仅披露了“核心器件与整机业务”“其他产品及业务”两个条线,在行业分类中仅笼统表示是“激光显示行业”。不过大致可推断,核心器件与整机主要还是家用投影仪,因为公司方面曾表示,去年该部分营收同比下降12.99%,主要是To C业务受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影响所致。

从定点到落地

尽管公司在2023年报中语焉不详,但投资者们却不放过这个问题,一再追问。

光峰科技在与投资者的互动中表示:“2023年12月,公司迎来首个定点车型问界M9正式落地,并于2024年3月进入密集量产交付阶段,车载光学业务进入收入贡献期。”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光峰科技实现车载光学业务收入4802.68万元。

近几个月来,小米汽车不仅赚足流量,而且订单激增,有投资者追问公司是否与小米方面合作,光峰科技方面仅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头部车企的定点合作,具体业务请以公司披露公告为准。

除了问界外,光峰科技的确拓展了一些客户,但不是小米,具体来说,公司在2023年获得了北汽出具的开发定点通知书,为其供应智能座舱显示产品。此外,Smart精灵5以及红旗旗下的金葵花也将搭载光峰科技的产品,不过这两款均是概念车,目前还未能量产。

“定点”成了光峰科技回复中频繁出现的词,在5月23日最近一期的回复中,光峰科技称,公司于2021年初切入了车载光学领域,截至目前已获得6个定点落地。所谓定点,指的是被汽车品牌指定为供应商,与车企商定时间节点,从定点到批量供货,再到形成稳定利润来源,这中间尚需一段时间。

举例来说,光峰科技的智慧大灯便迟迟未落地,虽然该产品已经接连在去年的上海车展和北京车展亮相,据了解,公司该款ALL-in-ONE全能激光大灯,集远光ADB大灯、变色温大灯、雾灯、地面信息显示、汽车影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满足照明、显示、安全和娱乐需求等多样化需求。

此外也有人担心,目前汽车企业血拼价格,光峰科技车载产品即便大量出货,又能否换来可观利润。从毛利率看,公司近年的盈利能力不算稳定,去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6.22%,同比上升10.96%,今年一季度为32.44%,同比下滑8.29%。

对于光峰科技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观点认为还是应当继续坚定立足汽车领域,多家券商研报指出,光峰科技在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增多,对业绩的贡献会慢慢显露出来,此外,汽车形态的改变,例如电动化趋势下,汽车格栅被取消,汽车前脸位置被重新定义,对智能大灯的需求也会增加,这也给光峰科技提供了新增长点。

北京商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光峰科技,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