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银行理财频道

创“新”提“质”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新质生产力“蓄力赋能”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张禹 2024-05-16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迅速成为热词,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对于银行而言,新质生产力既是强化自身服务“硬实力”的内部改革,也是为科创企业“强筋健骨”的使命担当。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作为重要参与者,注重内外兼修,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在2024年深蓝媒体智库年度论坛上,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成为深蓝智库新质观察团的一员,将持续创“新”提“质”,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强化自身服务“硬实力”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拥抱前沿科技,从自身业务能力提升入手,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着力构建“一体多翼”创新资源整合新模式,在“十字形”科技创新架构的基础上,深化“米字形”业务全域辐射强度和渗透能力,为金融业务赋能体系提供“多翼”支点。

推进身份证图片倾斜矫正、智能化人像抠图、企业开放日云打印、视频移动营业厅、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慧化办公等诸多特色自研能力落地,赋能代发工资业务、个性化制卡业务、开放日活动、远程业务办理、智慧化办公等场景,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通过科技金融不断赋能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在对内智慧办公赋能方面,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已落地60余个RPA机器人场景,涵盖数据提取、电子数据报表加工、页面自动填录、CS架构数据提取加工等。其中,“企业级RPA”“低代码RPA”技术已实现常态化、体系化和规模化应用,解决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流程固化、重复操作、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等场景的痛点问题。

在科技赋能业务流程方面,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全力提升新一代金融行业的服务经营模式,打造“视频移动营业厅”服务,客户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呼叫行内远程坐席,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包括贷前咨询、贷中文件签署、贷后检查、财富管理在内的基础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底,视频移动营业厅车贷面签业务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3万人,资金支持42亿余元。

为科创企业“强筋健骨”

自身数字金融能力的迭代升级,可以激发服务实体经济的全新动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伟蓝图下,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扎根首都科技创新沃土,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新材料行业六大领域作为目标市场,开辟“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强化场景数据应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由新制造、新业态、新服务构成。不同于传统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往往集中于技术研发阶段,产品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对银行审批逻辑、风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积极借助科技力量扩展外部获客场景,持续丰富优化线上产品体系,打造出了“小微易贷”“见贷即保”等拳头产品和服务。其中,“小微易贷”是面向符合准入标准的小微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并结合企业的纳税、政务、房产、进出口等内外部数据和信息,来替代传统的财务报表及抵、质押物,向其发放的短期网络全自助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北京水木湛清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木湛清”),是专门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能够提供技术研发、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完整产业链业务,水木湛清在行业内保持较高的竞争壁垒和毛利率。在完成线上系统风控评估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为水木湛清提供了包括“小微易贷”在内的2700万元的综合授信,支持其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资金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基于各种场景,‘小微易贷’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模式。同时,我们还在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在风险管控方面,推进贷后集约化,大大提高贷后工作效率;在营销方式和作业流程方面,加强移动展业和无纸化作业,提高客户的覆盖面和满意度。”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小微易贷”累计放款3608笔,金额43.27亿元。

除了加大对科创企业信贷支持外,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还持续强化政银企交流合作,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合作长效机制。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秉持前瞻性思维,结合新质生产力科技含量、效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特性,不断为企业提供系统性、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方案,持续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积极性。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