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至今,车险综合改革已走过三周年。
三年间,车险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初所设的目标是否实现?进入今年以来,监管又多次出手加强车险费用管理,背后有何缘由?
“降价、增保、提质”完成任务
“相比于三年前,我的车险省了不少钱。”家住河北省唐山市的李海(化名)家里有一辆长安牌SUV,购置于2020年初。李海向记者展示的保单显示,2020年,其商业车险保费为1311元,到了2023年,商业车险保费只需要1032元。而此前需要单独购买的涉水险,也不用再单独投保。
实际上,车险综改后,不少车主感受到车险产品“加量减价”;各地也在深入推进车险综合改革,“降价、增保、提质”效果显现。从行业整体来看,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消费者车均保费为2761元,较改革前大幅下降21%,87%的消费者保费支出下降。而到了2022年6月,消费者车均保费则降至2748元。从各个机构来说,各家公司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大部分险企的车均保费都集中在1000-3000元的价格区间内。
部分地方公布了最新的车险市场情况。近期,据金融监管总局天津监管局介绍,上半年,天津商业车险单均保费2152.90元,较改革前下降24.92%;商业三责险平均限额216.31万元,较改革前提高131.49万元;商业车险投保率87.91%,较改革前提升3.97个百分点,实现了“加量不加价”。
“数据显示,车险综合改革后,消费者的车均保费大幅下降,保费支出也有所降低。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车险时可以享受到更为合理的价格,减轻了经济负担。”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也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车险综改,降低了汽车保费支出,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实惠。
“巩固、优化、创新”仍在路上
车险改革一直是惠及民生的大事,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汽车驾驶人已达4.64亿人,监管层面也在持续推进车险改革的进行。
今年初,原银保监会在2020年9月开始实施的车险综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区间,并于5月起开始在各地推行。
随着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财产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得到进一步释放,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手续费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
今年6月,为规范车险市场秩序,金融监管总局财险部下发《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险企守牢合规底线,严禁盲目拼规模、抢份额,向分支机构下达不切实际的保费增长任务,同时也要求险企不得偏离精算定价基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车险产品等。
当下正值新一年车险续保的窗口期,对于车险费用率问题,监管再一次出手纠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向财险公司再次下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格车险费用管理。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车险综合改革实施以来,“降价、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已全面达成,“巩固、优化、创新”工作目标正持续推进,车险市场总体维持基本稳定。《通知》的下发是为巩固车险综合改革成果提高车险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在具体要求方面,《通知》明确了车险费用管控的“九不得”。如不得以虚列或者虚挂的方式套取费用,不得将销售费用计入业务及管理费。不得将费用在不同机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进行调节等。同时,《通知》表示,财险公司是履行车险费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积极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车险发展环境。具体包括严格车险费用管理、强化手续费核算管控、及时做好费用入账、据实做好费用分摊以及加强中介业务管控。
除了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严格车险费用管理,各地行业协会也开展车险市场的自律工作,严禁险企通过赠送加油卡、预付卡等方式,进行返现返利,要求严格执行车险保费“明折明扣”。
对于《通知》的下发,付建指出,监管部门表示要严格车险费用管理,可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车险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加强费用管理,可以遏制不合理的费用收取行为,防止车险费用过高。这将对车险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市场更加健康、公平、透明。徐昱琛也表示,如果渠道费用过高,不只会变相增加保费,侵害消费者利益,也会导致返佣、保险公司虚列费用等一系列问题,引发行业乱象。
从长期趋势来看,监管将持续强化车险合规经营。付建预测,从近期监管态势来看,监管部门对车险市场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严监管的态势可能会持续,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可能会继续加强对车险费用、产品设计、理赔服务等方面的监管,推动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