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频道

2023中关村论坛|海博思创:智能储能新标杆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方彬楠,冉黎黎 网编:方彬楠 2023-05-26

.

企业/供图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储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也非常珍惜时代给予的机遇,将打造更多‘独门绝技’和‘硬核科技’,为行业、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发展和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2023中关村论坛进入第二天。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能源革命等话题的热度不断攀高。其中,有一家深耕储能领域多年的独角兽企业备受关注——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自2011年成立以来,海博思创曾经历一段时间的“破土期”,从电化学储能的示范应用阶段走到现在,海博思创所处的赛道也正变得越来越拥挤。不过,近年来,海博思创在储能领域不断拔得头筹,“有信心”已是这家储能企业的“口头禅”。 

“状元”

近年来,储能行业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崛起。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30.7GW,同比增长98%。其中,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中国、欧洲和美国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比2021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

据悉,储能是指将电能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能量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是解决新能源电网系统问题的关键。

在储能行业迅猛发展中,有一家企业近几年在这一领域不断拔得头筹。4月7日,“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3)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显示,海博思创位列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国内市场出货量榜首。自2020年以来,这是海博思创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目前,这家成立十余年的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提供储能电站开发、设计、集成、运营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储能系统智能网联、储能资产数字化运营。

据海博思创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介绍,海博思创有此成绩,源于公司多年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工程交付与服务等体系的支撑,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同时,该公司拥有在同行业中领先的实验测试中心,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拥有CNAS、CMA双认证资质,及多项国际认证的目击测试授权实验室资质,具备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系统以及BMS、PCS等全方位测试评价能力。

此外,海博思创非常重视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基于长期积累的庞大数据库,海博思创建立了仿真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电池全生命周期状态、循环寿命、能量输出、功率价值等,对电池的效率形成精准评价。

“我们的智能制造产线,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溯,保证从电芯入场一直到项目应用实现全流程数据追踪,为产品的品质保障、安全检测、稳定交付、运行维护提供了数字化支撑。”张剑辉说,海博思创在电池管理、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数据,而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推动储能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要素。

“破

资料显示,在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储能技术尚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十年间科研计划得以实施,技术验证示范,到2010年底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仅有2.4MW,累计投运项目11个。到2011年海博思创成立,电化学储能尚处于示范应用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仅为164.1MW。从近年来看,储能行业的企业若称作“乘风而上”,那么当时的海博思创则是“破土而出”。

2015年左右,海博思创已经开始用户侧储能业务的探索,在江苏地区落地了用户侧储能项目。2018年,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首次突破GW级水平。但到了2019年,国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控电网投资的通告》明确规定,不得以投资、租赁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网侧电化学储能设施建设,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开工项目。行业骤然降温。

直到2021年,国内大部分省市提出新能源配储需求。当时,海博思创与国家电投旗下中国电力联合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实施了格尔木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是当时青海省容量最大的共享储能项目。

海博思创的成长史同样是我国储能行业的发展史。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储能进入商业化初期,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装机规模快速增加,多领域融合渗透,商业化模式逐步建立。到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GW。

不过,从“破土”走到现阶段,海博思创仍旧不得停脚喘息,反而需要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根据天眼查数据,2018年到2022年,新增注册储能相关企业数量逐年递增,分别是3631家、4509家、4006家、7088家和37045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远超过去4年的总量。

可见,在储能领域,增速惊人的不只是新增投运规模,还有涌入行业的企业数量。值得注意的是,储能细分赛道很多条,其中,海博思创所处的系统集成赛道,上承设备提供商,下接储能项目业主,已经成为储能行业的必争之地。

海博思创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张剑辉看来,近年来,政策利好叠加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比例的大幅度提升,储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虽然该产业格外火爆,但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

“作为一家专业的储能系统集成商,面对细分赛道的越发火热,我们有充分的信心。” 张剑辉介绍说,“储能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物理堆叠,需要BMS\PCS\EMS软件、硬件层面的打通,需要掌握从电芯建模、电池管理、整站控制保护策略,到电力交易顶层算法的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在这一赛道上持续积累,已经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和工程交付与服务体系。同时,基于超过上百个储能项目的成功实施,我们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和数据,也一直与客户保持着很好的沟通合作,这都是保证我们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领跑

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储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直专注在储能领域发展的龙头企业,我们见证了国内储能行业的发展,从最初的艰难探索,到今日走上快车道,实属不易。”张剑辉表示,“我们非常珍惜时代给予的机遇,不忘初心,始终专注于产品技术的创新迭代,努力发展,打造更多‘独门绝技’和‘硬核科技’,为行业、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发展和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张剑辉认为,储能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意义在于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促进能源转型和支持新能源系统的建设,被视为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储能形式主要分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曾介绍,较之于传统的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应用场景多元,与抽水蓄能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在不同的场景中解决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时带来的强随机性、高波动性等问题。

2022年2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目标: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近年来,碳中和的时代机遇,撬动了万亿级储能市场,也促进了新型储能的飞速发展。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 GW/15.9 GWh,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倍,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倍,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预计,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60.3%。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分会统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的产业规模或突破万亿大关,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元。

当前,全国多地均在积极抢占储能产业发展先机,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高地。在步入快车道的新型储能赛道上,海博思创同样步履不停。“海博思创作为储能行业领先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力度,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合作伙伴共创零碳新业态,引领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张剑辉表示。

 

对话

储能市场将是一个巨量新蓝海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剑辉

Q国内储能行业存在哪些瓶颈?有何应对之策

A:目前,国内储能产业发展面临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收益模式尚不稳定清晰、成本偏高等一系列挑战。

举例来说,在储能行业,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安全的最大隐患来自储能电池。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是主流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热失控、电解液泄漏等安全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博思创联合合作伙伴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开发了基于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产品。半固态电池不仅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并且由于降低了液体电解质泄漏和易燃性的风险,安全性更高,可实现本质安全。

对于半固态电池来说,无论是过充、短路、针刺等,它的安全边界比磷酸铁锂电池都高出很多。海博思创结合自主研发的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模技术及电池储能管理系统,针对电池的发热效率、膨胀力、充放电曲线、寿命特性等建立模型,实现储能系统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

 Q如何预判储能赛道?

A: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带动下,源网荷储一体化趋势加速,储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的储能市场,将是一个庞大的蓝海市场,随着政策不断出台,储能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以及发展路径也更加清晰,海博思创对储能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在这个行业,既有玩家想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新进入者想要在市场蓝海中脱颖而出,都将面临产品技术创新迭代能力、客户需求响应、售后服务能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能力以及规模化发展能力等各方面考验。海博思创在这条赛道上已经长跑了十余年,对此,我们非常有信心。

 Q未来有哪些思考

A:海博思创将继续在储能产业深度耕耘,围绕储能产品和应用对产业上下游进行探索与长期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推动新型储能系统的全面市场化发展。在保持国内市场既有优势的同时,还将逐步开拓海外市场,带着我们优质的产品技术、丰富的项目经验迈向全球,致力打造全球储能市场中国智造的一张金名片。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文 企业/供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