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产经中心 > 快消频道

超95%的人有起痘困扰,部分品牌为博市场“踩红线”,百亿功效护肤市场违规宣传如何破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张君花 网编:产经中心 2022-09-20

北京商报记者 摄

百亿功效护肤市场,祛痘占了半壁江山。9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痤疮周”上了解到,中国有超95%的人会受到痤疮的困扰。需求的旺盛也让功效护肤市场日渐庞大。当普通的清洁护肤功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时,祛痘、修护等差异化功效宣传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在此情况下,为了获利,一些夸大宣传甚至违规宣传正在上演。

需求旺市场大

十人中有八人饱受“痤疮”困扰。27岁的小李表示:“最近反反复复起痤疮,颇受困扰,不知道能不能根治。”刚升大学的小王有着同样的烦恼“反复长,脸上坑坑洼洼,整个人不自信”。

痤疮即痘痘、青春痘的医学术语,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医学上被分为持续性痤疮和晚发性痤疮,前者的时间区段是青春期至25岁之间,后者即25岁以后。这也意味着痤疮在各个年龄群体中都有可能出现。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困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发起倡议,将每年的9月19—26日定为“中国痤疮周”,旨在于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加强大家对痤疮预防、治疗、护理的重视和认知。

痤疮周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在中国,“痤疮发病率高达80%”“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49.49%的痤疮人群同时伴有皮肤敏感”“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近两年,围绕敏感肌、祛痘等发力的功效护肤品牌不在少数。

贝泰妮旗下的子品牌薇诺娜凭借着对敏感肌市场的布局,不仅成为“敏感肌第一股”,其爆款产品销量也表现不俗。据统计,今年“6·18”期间,薇诺娜王牌单品“特护霜”销售额破亿,“清透防晒乳”系列单品销量超100万支。安德普泰专门针对痘痘肌推出的芙清品牌同样在今年“6·18”实现了不低的增长。

“ 6·18期间,芙清品牌全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22%。爆品芙清清痘舒缓精华液销量位居抖音平台祛痘精华液爆款榜TOP1,活动期间累计热销5万件。”

此外,华熙生物的米蓓尔,欧莱雅的理肤泉、雅漾等都在围绕敏感肌、痘痘肌进行布局。就连两年爆火的刷酸项目,也主要针对痘痘肌人群在发力。近期,雅诗兰黛旗下海蓝之谜就针对敏感肌、痘痘肌推出果酸精华。

消费者需求旺盛,企业纷纷布局,催生了不小的市场规模。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功效型护肤市场的规模为567亿元,增速达33.6%,且预计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

宣传规范趋严 

当普通的清洁、护肤不能再满足消费者需求,功效成为部分品牌的宣传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化妆品不得进行功效宣传,但祛痘、修复等又是这些产品主打的功效,如何既能规避监管又能清晰明了地向消费者宣传功效,不少品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发现,淘宝平台一家挂出了薇诺娜授权证明的薇诺娜贝泰妮专卖店中,销售一款薇诺娜清痘精华液,宣称“祛痘小魔管”“清痘淡印,抑制反复”。该店客服表示,该款产品为普通妆字号产品。

而在薇诺娜官方旗舰店中,针对这款产品的宣传用词为“精准祛痘、改善痘印”。该店客服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产品为妆字号产品,但对痘痘管用。

溪木源旗舰店销售的一款“愈创木祛痘精华”同样作为普通妆子号产品宣称“实力祛痘28天”。一款“愈创木祛痘特护膏”宣称“祛痘淡印”。不过,在产品详情页,溪木源官方声明称“愈创木祛痘精华”“愈创木祛痘特护膏”为产品昵称,不做功效宣传。同时提供了一份试用者试用的数据。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章的规定,化妆品不得宣称具有医疗作用,其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等内容。同时,普通化妆品不得进行功效宣传。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用于染发、烫发、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特殊化妆品以外的化妆品为普通化妆品。

日化行业天使投资人夏天表示,祛痘包括像美白、抗衰等词汇本身是一种功效表述,不能作为产品名、昵称名。

“很明显,上述品牌这样的做法是在规避监管,是不合规的。作为普通化妆品,不能进行功效宣传,并不是说提供了功效数据就是功效护肤品,可以进行功效宣传。如果这样,产品的备案监管都要按照特字号的来备案监管,但从备案来看这些产品只是普通化妆品。这就是目前中国市场监管的一种逻辑,普通化妆品必须按照普通化妆品备案监管宣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 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产品宣传应严格依据法规出发,不能盲目宣传,进行消费诱导或不实宣传。尤其是对于功效型护肤品来说,法律法规的逐步规范化有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消费者的权益也能得到进一步保障。”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虚假宣传一直是行业顽疾,不过随着新法规出台落地,行业监管不断收紧,从近半年情况可以看出,国家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化妆品行业也将趋于健康发展。

近两年,监管层面确实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推动化妆品行业走向良性发展。自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行业配套文件和规范性制度逐步推出和落地,涉及化妆品原料、检测、代工、品牌等环节。

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文并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