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企业文化

透析兼并重组中的国有企业文化融合问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肖凯聪 网编:中外企业文化 2022-05-27

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被成功地应用到企业重组的过程中,就会使人产生“理应如此”的感觉,不自觉地按这种价值观念要求行事。如果违反这种价值观念,即使他人不知或不加责备,本人也会感到内疚不安,心理不平衡。社会学家认为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期间凝聚人心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管理者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应做到建立和内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改变落后的企业文化。

企业提供

▲4月14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员工在大秦铁路抢险施工

一、企业兼并重组中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现实是,在众多的兼并重组案例中,存在很多文化融合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阻碍着企业文化的融合。现代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西方是经过几百年的日积月累才建立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以吸取外国的经验而缩短时间,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是这种时间上的长期性,导致了现代市场经济融合各种文化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由此而得到的启发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方法上决不要非此即彼,因为历史文化的不同,导致兼并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融合难度较大,应该在辩证结合上下功夫。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建立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伦理观念形成方面还不够,仍然需要尊重企业的独立意志,还需要在企业融合中明确企业道德观念,并自觉承担带头优化社会风气的道德责任。

(二)确立企业文化发展的模式较难。虽然很多国企在兼并重组过程中探索了一些企业文化融合的方法,但是面对如今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很难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仍然存在微妙的间隙。有些企业管理者以为有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不要企业文化,或者以为搞了企业文化就不必再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两者的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性、阶级性和是非性,企业文化则具有文化性、共享性和适应性,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事件中又总是相互渗透的,因而如在人事安排、活动方式等方面随意结合,就可能使我国企业具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不能很好地体现为企业文化的特色。

(三)在继承优良文化创新方面还不够。很多国企虽然在继承传统企业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创新方式上还欠缺,企业文化融合的渠道还不够广,模式比较单一。企业文化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当然不能归结为只是拉拉唱唱和蹦蹦跳跳。但既然中国企业具有开展业余文体活动的传统,把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优势来对待的力度不够。一方面文体活动的内容升值空间不大,很难使之变成灌输企业价值观念、体现企业精神、宣传企业理想追求的手段;另一方面把文体活动中的天然优点嫁接到生产经营中的力度还不够,特色的企业文化还未形成,而且由于管理的限制,在这方面硬性约束往往成了一种不讲方法的僵化模式。

(四)在交流协作和互融共通中巩固企业文化的力度还不够。企业文化在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交流力度和融合发展深度还不够。由于重组企业的情况不同,企业文化建设限于以往的管理习惯,很少勇于探索、勇于开展文化融合的尝试,导致企业文化管理不足。进而发展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还不成熟,持续挖掘企业文化亮点的力度也不够。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以往文化模式来进行,没有形成柔中有刚、刚中带柔的融合理念。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在考勤制度、现场管理、定置管理、模糊工资制度的执行方面十分严格,但是这种严格,是没有在讲清道理条件下的严格,没有做到知情、知心基础上的严格,没有体现出充满人情味的严格,没有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

二、企业兼并重组中文化融合的方式与途径

重组企业在企业文化融合上,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企业价值观念的融合。加强对外交流的企业文化互鉴,通过对标一流、交流沟通、深化合作,用新理念强化企业管理,新思维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专家,构建智库,培育专业智囊队伍,在政策分析、创新发展、经营风险、内部组织架构以及外部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前瞻性的研究预判,保证领导决策系统的正确性、科学性,推动企业战略性发展。同时,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环境,通过建立绩效激励机制、个人专利和人文关怀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职工为企业创新创效的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在体制机制上营造宽松、乐观、愉快的工作环境,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人文关怀,引导职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激发干劲,汇聚起建设新时代国有企业的磅礴力量。

(二)企业制度文化的融合。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摒弃“等、靠、要”思想,创新改革、敢闯硬拼,在对内提升、对外拓展上下功夫,在争取和落实上级政策上动脑筋,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职工的高效性、纪律性、服从性,打造职工行为文化体系,建立行为规范识别系统。倡导“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不讲借口,只看结果”的执行文化,将“执行高效”作为企业重要理念,作为评价干部职工的重要标准。注重安全行为养成,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着力提升职工的安全自保、互保、联保能力。充分调动广大宣传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打造国有企业品牌、讲好国有企业故事、塑造国有企业形象,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美誉度。同时,推行全面契约化,以业绩为导向,与公司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相一致,进一步深化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人岗相宜”,根据职工素质和现实表现给予其合适的平台。要明确清晰的团队目标,将合作文化植入团队内部,通过情感管理,建立团队归属感和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

(三)企业物质文化的融合。通过参加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感恩行动、文明上网、家风家教、群众评议活动,进一步让职工入心入脑,提升素质,展现新时代国有企业职工的良好形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心语传递”等谈心交流活动,通过劳模、道德模范等人物访谈、巡讲、巡演等形式展示道德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更多的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将“好人现象”转化为“好人效应”,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在企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特别是牢记“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行业共识,进一步完善对标体系,创新对标工作,成立公关团队研究创新点,在某一系统、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把长板拉长,优点放大,在产业技术、行业管理、产品规格、质量评价、安全标准上做成行业规范,在战略谋划、人才培育、经营举措、发展道路上打造国有企业模式,创造国有企业经验。

(四)企业实践文化的融合。要结合企业实际,强化顶层设计,抓住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增后劲、补短板、创水平。继续按照国企选人用人标准,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分级后备人才库,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以网络媒体直播、故事专题片、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等新颖方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践行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弘扬“敬畏制度、事业至上、秉公执纪”的国有企业文化和“踏实肯干、勤学善思、担当作为”的干部文化,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特别是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国有企业精神,通过对话栏目、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引导职工从心理上深刻感受到对企业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感,进而转化为职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改革、转型发展的自觉行动。

(作者来自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