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保险频道

车企频频切入车险赛道,能否颠覆传统车险市场?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李秀梅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1-10-17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严重内卷,找寻新增长点成当务之急。在开辟“超车”赛道中,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目光锁定在贯穿车主用车全程的车险业务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特斯拉将“实时驾驶行为”纳入安全评分系统的UBI(usage-based-insurance,基于用户行为的保险)车险产品在得克萨斯州正式上线。特斯拉的UBI车险,是根据车辆使用时间、里程、驾驶者实时驾驶行为设计的,定价方面可谓是“千人千面”。

回望国内市场,一些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出行平台对车险也是虎视眈眈,部分机构也积极布局车险业务。那么,在车险综合改革运行,车险保费收入、承保利润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车企和出行平台涌入车险市场,竞争力几何?跨界争相入驻后,车企能给车险市场带来何种冲击?又会遇到哪些“水土不服”?

壹图网

国内外车企纷纷涌入车险赛道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巨大的车险市场令众多资本垂涎,凭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汽车系资本率先拿到了入场券,各大车企纷纷涌入车险赛道。

北京时间15日,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推出了基于用户驾驶行为“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保险产品,据特斯拉介绍,不同于传统车险产品根据车险价格、出险情况进行定价,其推出的UBI车险是根据车辆使用时间、里程、驾驶者实时驾驶行为而定价。平均每位驾驶员可以节省20%-40%的费用,而最安全的驾驶员可以节省30%-60%的费用。从理论上来讲,特斯拉的汽车保险能够降低赔付率,从而提高赔付率。

据了解,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十分看好保险业务,他曾在相关会议上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将成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保险业务的价值占整车业务价值的30%-40%。

特斯拉在中国布局保险市场也早有动作,2020年8月,特斯拉已在中国上海注册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但该公司仅是进行了注册,根据监管规定,特斯拉若想获得保险经纪牌照,还需要向银保监会申请保险经纪业务资质。

实际上,不仅是特斯拉看好车险市场未来发展,我国的一些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出行平台也早就盯上了汽车保险这块“大蛋糕”:如广汽集团等公司成立了众诚汽车保险、上汽集团成立了上海汽车集团保险销售公司、滴滴出行等公司注资了一家车险服务平台——中保车服,小鹏汽车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入股了合众财险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分析指出,车企和出行平台在车险市场优势明显,车企和出行平台在承保车辆的出行大数据、智能驾驶方面有信息优势,可快捷推出新产品、丰富条款;能够为出行生态提供较全面的风险管理;直接触达客户;绕过了保险机构这类风险管理和金融中介,节约费用。

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也认为,无论是车企还是出行平台,都能够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更容易推出一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消费者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车企卖保险会成为趋势吗

车企切入保险赛道,不仅仅是销售保险产品、获得保费收入这么简单。业内人士表示,车险贯穿车主用车全程,是车企搜集用户数据、了解用户用车行为习惯、提升用户黏性的最佳渠道。车企打通车险市场,就能和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车险市场普遍存在虚假出险、保险欺诈等问题,车企通过智能化手段获取用户数据,也是降低赔付率、减少保险欺诈的手段。

不仅是特斯拉,国内的险企、车企也在积极探索基于用户驾驶习惯的相关车险产品。

国内定制化UBI车险服务提供商,深圳鼎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欣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不论是车企还是险企,都启动了UBI创新保险项目,涵盖产品设计、数据平台建设、产品开发、分公司试点全流程,部分公司的相关产品已经设计完成,待监管核准后便可投入市场。

李欣表示,不仅险企在准备落地创新产品,车企也在基于自己车辆品牌的数据和技术特性及服务场景,推动自己的品牌保险。保险行业UBI产品的放开将促进车厂与保司的异业协同,形成车联网保险的新生态。

对于车企在车险行业发展趋势问题,王向楠分析指出,车企持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牌照后,设计和销售车险并提供衍生服务会成为趋势。车企对汽车的硬件和软件、驾驶员情况、道路情况、出行相关服务均更了解,并且很多车企的规模较大、综合实力强,所以对车险的经营资本来源和经营方式会有很大影响,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车企和出行平台进入保险市场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车企对非本企业生产的车辆的信息了解相对少,业务规模可能受限;仅做车险,对于公司来说可能缺乏效率;也有可能对消费者进行不合理的价格歧视。”王向楠如是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李秀梅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