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聚焦高精尖 昌平打造科创生态双引擎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常蕾 网编:王巍 2021-06-27

6月23日,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甘靖中在访问北京大学时透露,北京大学昌平新校区将规划国家实验室,并与未来科学城合作,昌平科创产业再下一城。与此同时,截至今年4月底,昌平区“两区”建设多项政策创新已经落地,目前累计梳理空间资源建筑面积2000余万平方米,筛选确定的99个重点项目已有47个成功签约。“两区”建设推动区域发展,昌平区一手发展科创产业,一手改善生态环境,正在探寻一条全新的未来产业之路,赴一场未来城市之约。

企业供图
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建成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蓄力未来科技

集聚近万能源领域人才

土沟村、鲁疃村、北七家村、岭上村,十余年间,京北这四座老旧村落,已变成云集十余家央企科研中心的“未来科学城”。这个位于昌平区南部的片区已经集聚了一大批研发机构,还云集了众多高校。

据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最初,未来科学城只是小汤山镇和北七家镇交界处10平方公里范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未来科学城已整合昌平区北六环以南地区政产学研用创新资源,整体范围扩充到170.6平方公里。扩容16倍的未来科学城,规划常住人口约69万人,就业人口54.9万人,吸纳回龙观、天通苑人口就业。

其中,科学城东区致力于打造能源科研高地。在这里,一幢幢设计风格大气简约的建筑,勾勒出高精尖的科研和产业布局。徜徉其中,不经意间就能看到熟悉的央企LOGO,这些机构为东区打造“能源谷”奠定了基础。

据悉,东区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能源谷”核心区占地10平方公里,集中入驻了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等60余家高端研发机构,集聚了9000余名能源领域科研人才,累计建成了28个国家级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在智能电网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在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楼大厅内,这里展示着质子交换膜、膜电极、金属双极板等样品,见证着公司在氢能领域这个全新赛道上的努力。国家电投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勐介绍,公司致力于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发、氢能动力系统单元开发、制储氢关键技术研发等,在自主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单元方面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氢能领域国内外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对标国际一流,努力实现领跑”。

随着各项政策叠加,未来科学城迎来新利好。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科学城在人才落户、职称评定、股权激励、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能源谷”核心区规划8所学校,由北师大附中、附小,北京十一学校承办,已开学运营5所,1所国际学校正在建设。未来科学城东区累计供给各类政策性住房5000套左右。

企业供图
十三陵水库景色宜人

进入“两区”时间

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以上

推进“两区”建设是昌平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昌平区成立由区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第一副组长的“两区”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实体化运行办公室和自贸组团管理机构,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编制完成了《昌平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实施方案》,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模式,明确了今后三年昌平“两区”建设的具体任务,并明确了各项任务落实的路线图、时间表。

据介绍,今年昌平涉及“两区”政策创新清单共24项。截至4月底,昌平区主责的三项中已经落实一项,剩余两项也有积极进展。剩余21项“自选”政策创新中,已有7项落地,包括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健全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等。自贸区政策创新清单63项中,除去“两区”政策创新清单中重复的23项外,还有40项任务,目前已经完成20项,剩余20项正在加快推进。

“两区”建设推进以来,昌平区按照“产业+园区”模式协同,推动医药健康、先进能源两大主导产业跨越发展,力争将未来科学城西区“生命谷”打造成自贸试验区主阵地,将未来科学城东区“能源谷”、沙河高教园区、中关村昌平园打造成昌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主窗口。昌平区下大力气招商引资,梳理目标企业59家,目前已和34家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沟通联络,其中有25家企业明确在昌平区有投资或扩大再生产意向。此外,加快推动项目落地,筛选确定了99个重点项目,目前已有47个重点产业项目成功签约。

下一步,昌平区将健全多层次、精准化招商机制,着力引入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跨国企业研发中心,通过设立集中办公区、创业平台等方式,确保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4亿美元以上,增幅50%以上,新增重大储备项目不少于100家,推动5家左右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北京商报

补齐回天短板

提供人才公寓等2300余套

位于地铁5号线天通苑站东侧的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了周边居民的热门打卡地,“一格书架”摆满了市民捐赠的图书,艺术书店、美术环廊处处是读者、游客。大家亲切地说,“这是一个长在社区生活里的文化艺术中心”。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还将是一个文化生产的基地。”运营方负责人张多介绍,中心负一层设置了文化艺术驻创空间、小剧场戏剧孵化基地、传统文化工坊、文化艺术配套服务空间、文体社会组织共享空间等,艺术院团可以到这里排练,培育生产根植于地区文化的优秀艺术节目。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是“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当中的重要文化惠民项目。该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天通中苑二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正式投用后可直接惠及天通苑南街道、天通苑北街道、东小口镇,并辐射周边地区广大居民,直接服务人口将超过40万人。

近年来,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正在不断补齐。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包括一镇六街道、133个社区和村,常住人口81.4万人,是上世纪末期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同时,回天地区又位于连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的中间地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018年8月,北京市发布回天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破解难题、补齐民生短板。三年来,多个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织补城市功能方面,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共安排教育32项、医疗6项、文体7项、养老福利8项、交通28项、市政19项、园林10项、社会管理7项。截至目前,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工64项、投用53项。

具体来说,教育方面,累计完工教育项目17项,增加学位5660个;医疗方面,建成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增加病床200张,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清华长庚医院二期正在加快建设;文体方面,新增天通苑体育馆、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2处区级文体设施新地标;养老方面,8项养老设施全部投用,增加机构养老设施5处、社区养老驿站22处。

为最大限度留住人才、激发活力,昌平区还花大力气通过有偿移交形式收回天通中苑约68万平方米的闲置楼宇,正在织补转换人才公租房、产业空间等设施。其中,人才公租房及地下车库项目已进场施工,可提供集体宿舍、人才公寓等2300余套,地下停车位2600余个,预计6月完工。

2021年是回天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两轮行动计划的衔接之年,昌平区共安排教育、交通、市政、社会管理等领域75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慢行系统二期等13项,完工天南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天北街道综合服务中心2项,投用回天地区绿地微提升、天北街道派出所2项。预计到年底可再完工9个、投用31项,增加幼儿园学位1620个、医疗及养老床位1200张、人才保障房2306套及配套停车位2616个。

建设森林城市

百万亩新增造林17.4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起,北京市先后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北京市昌平区结合低端产业清退、拆违还绿、沙坑沙荒地生态修复等工作实施造林,使整体生态环境、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昌平区在生态建设方面亮点重重,已初步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周边森林环绕的生态格局,成为了富有昌平特色的新型森林城市。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昌平区共完成百万亩新增造林17.4万亩,其中新建各类公园87个,小微绿地40处,总面积1.5万亩。目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9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数16.5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以及林木绿化率,已分别由2012年的42.57%和64.07%,提高到了现在的48.25%和67.18%,均为首都五个城市发展新区之首。

2021年,昌平区新增及提升造林1.4万亩,提前一年并超额7000亩完成第二轮百万亩造林五年5万亩的总任务。今年第一批造林项目已全面进场施工,第二批造林项目也正在前期筹备中。

目前,昌平区“创森”36项指标已达标34项,剩余两项含档案管理和群众满意度知晓率正在建设中。围绕创森工作,昌平区已相继建设1家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以及2家园艺驿站,今年还将建设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4个、城市森林体验中心5个、园艺驿站4个,用以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同时打通群众与生态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使市民积极投身绿化建设中来,共建、共享绿化文明成果,让广大群众享受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昌平区将继续以“创森”为抓手,坚持科学设计、精准定位、建管并重,加快温榆河公园二期昌平段、奥北森林公园一期、沙河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贯通十三陵水库——奥森北园42公里绿道慢行系统,加快实施东沙河生态治理工程,继续织补一批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让群众享受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同时围绕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开展整合优化、勘界立标等工作。全面查清露天矿山底数,科学实施生态修复,进一步强化山区生态屏障功能。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常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