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黄金三角 聚势赋能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肖玮 蒋梦惟 网编:段跃 2021-01-14

【编者按】在做深做实“两区”建设、推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在北京自贸区全面落地的宝贵窗口期,北京商报特别策划一组系列报道,聚焦自贸区的启航与成长。通过实地调研,讲述海南、深圳与上海自贸区三个先行样本因地制宜的发展故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与制度创新。同时,聆听来自北京自贸区三大片区顶层设计者和亲历者的权威声音、来自区内企业的一线声音,搭建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间的信息桥梁,为北京自贸区的远航出谋划策。

“1+2+3”,这是北京未来的商务版图,据“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刘梅英介绍,“1”是以服贸会为龙头,打造国际经贸交流平台;“2”是以“双枢纽”机场为依托,做强口岸功能平台;“3”是以三大综保区为承载,构建支撑产业双向发展的开放平台。在这一蓝图下,作为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三大组团”,顺义、朝阳、通州正在持续发力,一步步靠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

在48.34平方公里的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中,顺义组团以28.5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居全市各组团之首,坐拥首都国际机场,顺义的谋篇布局也由此展开。

顺义区副区长李向英表示,随着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挂牌,顺义已明确,要依托临空经济优势,强化“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双轮驱动模式,更高水平推进天竺综保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德产业园三大园区开放,更大力度推进航空服务、文化贸易等七大产业开放,更加持续发力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更高层次推进资金、人才、数据、土地等要素流动,将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临空经济创新引领先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至于如何更高层次推进关键要素开放,李向英说,“顺义拟推进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提供国际人才工作生活便利,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探索土地统筹高效利用模式等”。

“顺义发展临空产业多年,此次作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的主力选手,将通过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继续提高产业之间的黏合度,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资深民航专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朝阳组团则在“先天”优势的加持下,也颇得市场和资本的青睐。朝阳区副区长朱晟介绍,朝阳组团中,CBD中心区待招商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拥有12座超甲级楼宇、15座甲级楼宇;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以下简称“金盏园区”)总计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规划可新建建筑规模超过1000万平方米。

以金盏园区为例,近期,金盏园区内的北京自贸区区域刚刚迎来了一批新“来客”。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伟介绍,北京自贸区揭牌以来,园区共新入驻了13家企业,其中新迁入5家、新注册8家,而在上月中旬举办的推介会上,管委会还与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生物科技创新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德熙国际医疗、金斯瑞、蓝龙药业、丝路能源、大悦城控股北京、华润置地等10家企业分别签署了入驻意向协议。

放眼整个朝阳组团,朱晟表示,未来这里将率先构建三类服务场景,包括国际资本的交互枢纽、国际商务的功能枢纽,以及海外消费的回归扩容。

“朝阳本身就具备国际化程度高、总部经济聚集、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快等先天优势,因此,在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的过程中,朝阳组团需要更充分地利用这些基础,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政策等方面勇于先行先试、取得突破。”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建议。

与朝阳、顺义不同,通州组团则凭借其特殊的区位条件,在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中树立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人设”。

通州区副区长苏国斌介绍,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包括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和张家湾设计小镇周边可利用的产业空间10.87平方公里。围绕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两大发展区域,辐射带动文化旅游区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重点区域,“未来,这里将打造京津冀产业合作新平台,推动形成京津冀园区产业合作联盟。研究通州区与北三县产业创新协作政策,引导产业按照不同细分领域、产业链条在通州区以及北三县合理布局”。苏国斌表示。

在张建平看来,作为设计等文创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通州组团在国际商务服务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亟待挖掘。“在北京自贸区之中,通州组团要更积极地走在前面,更高效地推广总结现有的经验,形成可供参考、复制的样本。”

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管理合伙人、副总裁蔚江:

搭车自贸区 抓住全球舞台“敲门砖”

“从谈起将总部搬到北京自贸区张家湾小镇区域的想法,到最后作出这个决定,我们只用了2-3周的时间。”这是落户北京自贸区过程中,让蔚江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

回忆起数次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接触经历,蔚江感慨地表示,汇集了各种扶持政策、产业聚集优势的北京自贸区,正是洛可可等文创企业期待已久的重要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文创企业能更深度地参与全球产业链,不断催化自己转型、升级,与世界顶尖的合作者们“共舞”。

打动蔚江及洛可可团队的,除了通州、张家湾设计小镇及其背后的北京自贸区带来的更多国际合作机会,还有适合文创企业“施展拳脚”的产业氛围。

“对于文创产业,尤其是设计企业来说,人是核心竞争力,所有技术、设备都是依附于人的,而洛可可本身也是轻资产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团队,对此,张家湾设计小镇、通州区给出的高端人才落户、子女就学、购房优惠等政策力度,确实是我们运营十多年的过程中很少能遇到的。”蔚江直言,将人才聚集在一个区域,产业才能跟着成型,张家湾设计小镇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为我们递出了分量十足的“橄榄枝”。

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海红:

文化贸易“高地”集聚效应显现

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有一个毗邻首都机场、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用得天独厚来形容这个基地并不为过,该基地享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竺综合保税区“三区”政策叠加红利。

作为基地的建设运营方,卢海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今年进驻园区的企业已经达到24家,在疫情影响下,这个数字可以说十分令人惊喜,文化贸易产业集聚效应也加速显现。”

卢海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文化贸易从业者都在关注,自贸试验区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全新发展思路,包括设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审慎规范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国际数字产品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多个大招齐发,无疑会促进文化贸易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驶入快车道。

但另一方面,卢海红也提出,虽然有了政策指引,但对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偏弱的一众文化企业而言,还需给予“真金白银”的帮扶,“建议设立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亿元,连续扶持五年,用于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北京对外文化贸易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国内外文化贸易企业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聚集发展”。

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附件业务运营总监陈飞:

航空服务迎更大想象空间

作为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企业,中国航材集团所属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航材共享模式吸引了各方目光。

谈到六年来航材共享从无到有的过程,陈飞感慨称,“随着中国民航机队体量不断扩大,很多业内人士都意识到,如何有效降低库存航材总量以及富余航材的再利用将成为比较棘手的问题,而航材共享则能够恰到好处地解决上述问题。另外,以往保税航材在国内调配和流动多有掣肘,直到近几年北京跨境贸易便利措施的频频落地,才使得保税航材终于‘活’了起来,相信接下来北京自贸区带来的新风口将会让企业进一步大展拳脚”。

以前航材进口报关要到指定窗口办理,整个通关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各地保税库的航材都是属地管理,航材一出库就要征税,很难在多地自由流转。“但近两年,在北京海关创新保税监管模式下,不仅实施了动动手指就能办理的电子化通关,将通关时间压缩到30个小时内,更通过高精度监控等手段,实现了在各口岸间统筹调配和实时调拨航材,这给了共享模式发展的底气。”陈飞说。

更大的发展,往往需要更开放的扶植政策相匹配。“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挂牌后,相关主管部门已经跟我们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我们的诉求。我们也提出,中国的航材共享模式还在起步阶段,如果走向全球市场,就要面临传统欧美知名供应商等强大的对手,所以希望片区能够在融资规划、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增强企业竞争力。”陈飞说。

北京商报记者 肖玮 蒋梦惟

北京商报

扫码阅读全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