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要闻中心 > 政经频道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特区中的特区”【掘金大开放 探秘自贸区】先行样本之二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刘瀚琳 网编:陶凤 2021-01-11

【编者按】在做深做实“两区”建设、推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在北京自贸区全面落地的宝贵窗口期,北京商报特别策划一组系列报道,聚焦自贸区的启航与成长。通过实地调研,讲述海南、深圳与上海自贸区三个先行样本因地制宜的发展故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与制度创新。同时,聆听来自北京自贸区三大片区顶层设计者和亲历者的权威声音、来自区内企业的一线声音,搭建政策制定者与企业间的信息桥梁,为北京自贸区的远航出谋划策。

这是深港梦工厂,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两岸创业者来此逐梦。

四十不惑。回望过去的40年,深圳的故事很像“别人家的孩子”,很多城市想做“第二个”“第三个”深圳。拓荒不止的深圳,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经济体制的调整变迁,市场基因的养成与发育,神奇地对照出区域发展的低谷与高潮。

起初,特区之“特”,主要在于政策优势。后来,特区之“特”,主要在于市场活力。如果说深圳特区之于全国的意义是改革的“拓荒者”,蛇口自贸区之于全国自贸区的特殊意义,将是开放的突破口。

五年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在追新求变中一路高歌猛进,这里盘踞着中国经济最耀眼的明星企业,也蕴藏着海量的创业新秀和创业者。他们虽然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都敢闯敢干,有冲劲和韧劲,打破陈规,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善于与各种力量博弈,不达目的不罢休。

 

投石问路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焱信为民”App首页写道。

焱信为民公司办公室,创始人洪纬介绍他的书画作品。

“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洪纬是焱信为民创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焱信为民”)的创始人。公司面向创业者的社群平台,最早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港企之一。

1997年,洪纬离开香港前往深圳创业,在他看来,深圳就像是一扇通往大陆的门,对面是13亿人的大市场。在此后的20余年间,他辗转于保险产业和销售服务对接平台间。“之前一直是自己摸索,从租房子到去人才市场招聘,2015年有个香港同乡告诉我前海有个企业孵化基地,很多港企都在里面,或许能帮上忙。”

彼时正值梦工场计划开展新的平台项目,洪纬填了报名表,很快收到面试邀请。“场面很隆重,面试官里有几位是上市公司的总裁。我们彼此交流了一下创业的想法,然后我拿到了offer。搬进来那天,梦工场给我发了一把‘大钥匙’的模型。”

交钥匙的仪式感一直复制到了今天。2020年12月7日,梦工厂二期的启动仪式上,依然有这个有趣的环节。在梦工厂的助力下,洪纬也没有放弃创业资源的积累。最终在2019年,这款名叫“焱信为民”的软件重出江湖。“我想把软件做成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所有创业者能互相抱团取暖,而不是依附在某一个大平台上生存。”

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创业期的洪纬拿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已向梦工场提交了租金减免和补贴申请。“相较以前办公的地点,梦工场补助后的价格便宜很多。如果香港团队来创业,第一年租金减免能达到八成,还有创业补贴,每年可以减不少钱。”

据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事业部品牌活动策划高级经理杜鑫介绍,当前梦工场为港澳青年提供的扶持政策包括租金减免、创业资助、住房支持、拎包入住以及一站式创业服务等。例如,按照每平方米116元/月的场地使用成本,港澳青年创业者可申请办公场地租金及物管费补贴,前两年补贴幅度可达80%及50%;此外,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创业者可申请交通往返、创业启动、重点项目资助、创客活动补贴及贷款贴息等。

从1/468到1/12500

“从城市上空向下俯瞰,梦工场所有楼宇的形状刚好凑成一个大大的‘梦’字。” 杜鑫说。截至去年11月末,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团队468家,包括港澳台及国际团队236家、高层次人才团队5家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

2020年12月7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二期启动,将钥匙交给创业者的环节延续至今。

采访洪纬的前一天,也是梦工场二期工程启动的日子。当天开园仪式请来了舞狮队,按照港人的习俗,沉睡的舞狮被德高望重的人用毛笔醮朱砂点睛后将被唤醒,醒狮则会带来好运。

“六年前的今天是梦工场一期落地的日子,今天已经是二期开园了,这次又有首批4家孵化机构和32家港台创业团队入驻。”杜鑫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覆盖领域众多,分工各不相同,按照前期规划来看,梦工场更多扮演着服务各路港澳台及大陆创业团队“店小二”的角色。

随着《前海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落地。前海先后推出100余项惠港政策,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43.2%,建成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前海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等平台。

2015年4月27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挂牌成立,自此横亘深圳河道两岸的罗湖桥“宽了”,也迎来了大量港资进驻。

据统计,在自贸片区落成半年后的2015年底,片区内港企达2313家,到2019年底,前海注册港资企业累计达1.25万家,注册资本1.32万亿元,2019年度实际利用港资36.47亿美元、占比87.6%,港企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支柱作用显现。

但在洪纬看来,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港人赴深创业,但让人留下来的,更多是这里的文化、生活与社群。“来到这里,我们有联欢有联盟,能在文化差异里找到相同的东西。”

“这边有个口号叫 ‘来了就是深圳人’,它很像一个盛放流动人口的容器,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这里做事,各种边界被打破了,组合到一起就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效应。比如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条粤海街道能比肩美国一个科技城,产业之间有强大的内部循环能力。”洪纬说。

“家门口”的生产线

正像洪纬所说,作为园区内硬科技企业的工匠社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通过就近取材在五年内迅速扩张并完成B轮融资。

“对于我们这种机器人或者智能硬件公司来说,它的供应链布局非常接近。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充分利用珠三角区域丰富的供应链体系,降低自己的管理和投资成本。”工匠社创始人招俊健说。

距离洪纬公司不远处的工匠社,是一家集成机器人技术研发和生产的科技企业,创业的初衷源于招俊健从小的爱好。2015年企业创办至今,工匠社从一个4人组成的工作室变成一个拥有百名雇员的企业,打造了竞技格斗机器人:GANKER、钢骑GANKEREX,和智能游戏编程机器人GEIO三款产品。

工匠社生产的机器人,整条产业链可以在家门口聚齐。

招俊健多次把自己比作“草根创业者”,采访过程中,产品经理出身的他仍最擅长讲产品。“我的职能很像产品经理,收集、分析用户反馈,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需求然后实现产品改良、迭代。”

据了解,第一代产品GANKER落地的时候,是通过手机App来操控,升级后的钢骑GANKEREX实现了“人机一体”。在人偶体感操控模式下,玩家通过佩戴在腰间的设备,实现对钢骑GANKER EX的操控,毫秒级的延迟让机器人基本保持与人同步;而在穿戴式体感操控模式下,传感器通过被穿戴在四肢和腰部,通过真人搏斗营造出科幻电影的真实感。

历时五年,三轮迭代。作为土生土长在大湾区的竞技格斗机器人,其供应商全部实现就近取材,有助于企业掌握自己的核心供应链。

从提出需求到最终落地,一个钢骑GANKER EX硬件部分从无到有只需要大概耗时一年左右,软件设计则需要两到三年的成长。招俊健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社对接20余家供应商,他们根据你的设计需求量身定做,或就研发部研发出的半成品进行制作与生产,然后再组装、再测试。”

2019年,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曾在机器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深圳在全国已成为机器人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部分核心零部件已能与海外知名品牌抗衡。截至目前,深圳机器人行业产值已过千亿元,独立发展为当地战略新兴产业。

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去年疫情来袭,身处完备的供应商富矿加上天长日久的业缘积累,片区企业顺利实现跨行救急。深耕户外运动设备的前海胡桃科技有限公司在10天内设计、生产出智能热成像测温机器人,收获上千份订单。

作为创始人的彭奕亨则对媒体表示,“由于此前做电动滑板,掌握了从设计到研发、供应链管理与销售的整个链条。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产品成本、功能、外观的综合最优解。”最终,通过与同样在深圳的供应链合作商金大智能达成协作。

截至目前,深圳已在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围接口、消费类电子、光电、仪器仪表等领域,均构建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今年7月,深圳再发《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重点发展5G、集成电路、超高清显示等新兴领域,到2025年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时尚产业等领域培育出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边发展,边规划”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建成5周年。据统计,过去5年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注册企业增加值上涨幅度达1.5倍,经济密度居全球前列,每平方公里平均产出税收18.61亿元。

招商局港口,正在经历新一轮重建。

“边发展,边规划。”在采访过程中,无论是顶层设计参与者,城市一线的亲历者,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不止一次提到他们眼中的深圳发展“路径”。这条路径看上去似乎冒险有余,沉稳不足,却为深圳创造了更多机会和惊喜。

“如果问我深圳的改革基因是什么,我可能会选择’创新’’效率’和’活力’。”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袁富勇说。

1980年,蛇口工业园区主任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口号被做成一块巨大的标语牌,矗立在港务公司门前,“效率至上”也就此被注入深圳的发展基因。

“举个例子,前海率先试点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实现了企业“零跑动”办照,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和外商投资备案回执时限从自贸区成立前的20个工作日减少到1个工作日。2019年,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继续压缩至几十秒内。”袁富勇说。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首次视察前海时再次提到,“敢于吃螃蟹,落实比特区还要特的先行先试的政策,都授权给你们了,大胆往前走。”袁富勇说,自2015年前海蛇口自贸区挂牌以来,前海的确以平均“三天一制度”的速度,成为新时期“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

如今,制度创新已成为片区营商环境优化的核心基础并形成“前海模式”。据统计,片区已累计推出573项制度创新成果,领域覆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法治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其中,全国首创或领先达226项,全国复制推广58项,全省复制推广69项,全市复制推广165项。

就在去年4月,也就是片区落成满5周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草案)》首次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除各地已有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外,片区拟创新提出“非违规不干预”的管理模式,继续探索国际投资自由。

【手记】

深圳的两副面孔

对于来自北方的人,12月的深圳,是最好的深圳。

下了飞机的人们,迫不及待地脱掉厚厚的冬装,享受当下难得的暖意。

宝安机场巨大的标语广告,提醒下飞机的人们,“你已抵达深圳”。

暖和,是对深圳的初始印象。不过,很快就能感受到“冷漠”。和能侃的北京的哥不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年轻的小哥,他们对远道而来的人,并没有太多好奇心,因此不会问东问西,除非你主动问他。开着崭新的新能源汽车,这些年轻的师傅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你送到目的地,却没有太多陌生人间的尬聊。

这是深圳式的冷漠,也是深圳式的波澜不惊。天南海北来到这里的人太多,“来了都是深圳人”,又何必多做客套呢?

在采访的间隙,我们曾和几位采访对象聊过深圳,他们很少表达出对这个城市特殊的喜爱。相反,总是在吐槽,说这里“没文化”,这里不如北京、不如上海,说这里现在缺优质教育,缺优质医疗。然后,他们依旧把事业定在了这,再然后,又把家安在了这。

香港人阿光也是其中之一。深圳和香港只隔着一条深圳河,来深圳创业多年,他觉得这条河有时候越来越宽,有时候越来越窄。深圳和香港越来越像,又越来越不像。

香港人最关心自己,“好像无论发生了天大的事儿,都不要影响自己上班”。深圳人也讲效率,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些年,深圳努力学习香港,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敢闯敢干。而阿光熟悉的很多朋友,倒是有些固化了,这时常让他感到困惑。

深圳的面孔,深圳的精神,好像处处充满了矛盾。深圳喜欢标语和口号,这些标语和口号无处不在,像心灵鸡汤和行为指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来往的人,但他们实际做事又最讨厌规则,总是边发展,边规划。充满冒险主义,先做起来再看,天不怕地不怕。来到深圳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佛龛,商家也好,普通人家也好,大多供奉着神明,表达敬畏,祈福平安。

矛盾的深圳让人搞不清她真实的模样,或许,“精分”的深圳才是真实的深圳。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文并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