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财经 > 保险

2020年险企“补血”画像:直接增资“腰斩” 发债规模创新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陈婷婷 周菡怡 网编:王巍 2020-12-30

岁末回首,疫情冲击下保险行业的强大韧性离不开资本活血疏通“经络”。近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增资险企数目与增资总额相较去年双双近乎“腰斩”;而相比之下,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补血”方式在今年更受险企青睐,仅银保监会批复的发债计划便达到173亿元,加上央行批复金额更是突破了900亿元“关卡”,创下自2015年来新高。

4家险企“大手笔”增资

具体而言,2020年共有14家险企发布增资方案,直接增资总额约149亿元,相较去年31家险企合计增资315亿元的计划,从数额上看减半。

其中,增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险企有4家,增资额从大到小依次为紫金财险、中法人寿、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以及安联中国,分别增资35亿元、28亿元、15.6亿元和12亿元。

计划增资额最大的紫金财险,融资56.35亿元,其中35亿元计入注册资本,21.3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金。根据方案,在7家增资股东中,云南合和集团、江苏金财投资和南京市建邺区高新科技投资为3家新增股东。其中,云南合和集团增资后将持股12.9亿股,与该次参与增资的原第一大股东江苏国信集团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

“受今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尤其上半年很多产业的经营强度下降、现金流偏紧,投融资并不活跃,下半年才逐步改善,所以对企业的增资诉求有一定的冲击因素。”对于年内险企增资减少的缘故,川财证券所所长陈雳如是解释。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介绍称,险企是否增资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否充足。如果偿付能力充足性不高,影响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那么保险公司可能会考虑增资或者发行资本债券来补充偿付能力。

而对于险企增资额“腰斩”的缘故,李文中分析称,就今年来看,保险公司增资不积极可能是一方面今年总体上受疫情影响保险业务总体发展速度不高,而且也没有出现较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急剧恶化的情形,因此对增资的需求不是很强烈;另一方面从上市保险公司股价水平来看,总体变化不大对资本供求双方都不会形成大的刺激,因此双方交易积极性总体不高。

发债突破900亿大关

相较年内险企直接增资状况的“惨淡”,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年内合计有20余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合计批复发债额度约900亿元,其中仅被银保监会批准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险企数目便达到9家。

梳理可知,这是自2015年保险公司被允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以来总发债额度最大的一次。相较2019年8家险企发布资本补充债券642亿元、2018年715亿元的发债小高峰,以及2015年、2016年、2017年的800亿元、295亿元和350亿元,2020年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总额创下近六年新高。

与此同时,单次发债额度也到达了一个“高峰”。如平安人寿3月发行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发债金额高达200亿元,为年内单次发行规模最大的一笔债券,也是平安人寿在境内单次发行规模最大的一笔债券。

对于为何相比增资,险企更偏好发行债券,业内人士表示,和股东增资相比,资本补充债的融资成本更低,审批标准和发行程序相对简单,资本补充周期更短,而且不会稀释股东股权。

李文中则分析称,首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对资本充足性与资本结构都有要求,保险公司增资增加的是核心资本,履行资本债券增加是附属资本。监管要求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50%,占总资本的比重不得是低于50%。

“因此,在保险公司并不能简单地偏好发行资本债券,只能说它们在核心资本占比较高的情况下,才可以通过发行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如果其核心资本占比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最低要求,那么只能通过增资来补充资本金,不能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来补充资本金。”对此,李文中如是解释。

其次,保险公司股东为了提高资本金的利用率,也会在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的情形下倾向于通过发行资本债券来补充资本金。最后,今年金融市场上债券利率总体走低,发行资本债券的成本下降恐怕也是导致该现象的一个原因。

而对于为何大型保险机构重视发债,陈雳则解释称:“当前资本市场对直接融资非常重视,且积极鼓励,尤其是在前3个季度,债券发行的融资力度效果更为直接,能够在短时间内较快地补充险企的流动性。而很多保险公司评级较高,为发行债券也提供了相应的基础。越大的险企对中长期现金的重视程度越高,因其经营的规模效应,发行通常更受市场认可。”

外资入华“野心”凸显

在众多排队“补血”的险企中,外资保险机构表现颇为亮眼。

今年6月,德国安顾集团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安顾财险斥资8.82亿元,成为泰山财险持股24.9%的新晋战略股东,正式入驻中国财产险市场。

一边是外资机构加盟国内险企,另一边则是加大对在华子公司的投入,如今年12月,安联集团向安联中国追加12亿元投资;仅一日之隔,瑞再企商保险也对外披露,其唯一股东Swiss Re Internationnal Se将向其增资1亿元,用于瑞再企商保险的业务拓展。

外资机构看好国内保险市场的动作不止于此,除了以增资“补血”为“桥梁”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外,外资还通过股权挪腾加大对国内险企控股,增强话语权。如今年6月,君正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所持华泰保险合计约15.31%的股份转让给安达天平再保险获批,“安达系”持股华泰保险比例升至46.2%,距离绝对控股仅一步之遥。而继友邦保险“分改子”获批,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诞生后,今年5月,汇丰控股宣布将以股权转让的形式收购国民信托所持有的汇丰人寿50%股权、日前安联保险集团也表示中信信托计划转让中德安联人寿49%股权,安联中国控股正积极评估此次交易机会。

对于外资加码入局国内保险业,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能引入国际保险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外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看好。据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表示,中国保险市场表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韧性,也超出了宏观韧性指数,并预计受益于政策支持、收入和风险意识提升以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方面的良好环境,未来几年中国市场仍将是全球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