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热潮在疫情催化下前所未有地高涨,金融产业链在新技术的应用下层层解构,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专业功能被第三方外包服务取代,全球银行业“顽固”的寡头们都感受到了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西泽研究院院长赵建撰文指出,如果最核心的风险管理功能也外包给金融科技第三方,银行就只剩下了账户管理人,即银行会计、广义货币管理的功能。但是,数字货币的流行很可能会对银行这残存的最后一点功能造成冲击。
无需银行账户
今年10月在深圳开展的数字货币开放性测试里,央行数字人民币首次公开露面,数字货币兑换、流通、交易的具体过程随之呈现,各大媒体纷纷表示数字人民币已然“呼之欲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们发现,尽管他们仍需要点选一家银行作为数字货币载体——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运营者,但他们与银行之间最牢固而紧密的联系——银行账户在这一过程中消失了踪迹。
这一模式被称为账户松耦合形式。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将基于账户松耦合形式,即未来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不需要银行账户,此举将突破目前第三方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的限制,使央行数字货币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
在松耦合账户模式下,央行统一“数字人民币App”成为核心入口和清算中心,承担数字人民币钱包运营服务的商业银行仅能获得与本机构钱包所有者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可控匿名。不同数字钱包运营机构将交易数据异步上传至央行,仅有央行能够全面掌握交易流通数据,从而在央行形成数字货币的完整账目体系。
“因为支付、流通、财富管理甚至贷款功能均可以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平台实现,商业银行原有的功能是否能在数字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娟表示。
“越小的银行面临的挑战越大。”她指出,商业银行特色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央行数字人民币平台的出现,如同大型超市对一般商超的挑战,传统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去应对。从数据生产要素积累和规模化运营的角度来说,大型银行反而更容易转型,中小银行则需要考虑提供本地化服务和最后一公里定制化金融服务。
推动银行革命性创新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着一体两面,从上世纪90年代比尔·盖茨放言“银行将是21世纪终将灭绝的恐龙”,到2013年马云宣布“银行不改变我们将改变银行”,在不绝于耳的唱衰之声中,商业银行的技术觉醒步伐加速,对自身在社会经济中承担角色的思考也日益深刻。数字人民币的渐行渐近就如其他数字科技一样,同时也是传统金融机构走向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机遇。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研究人士杨峻指出,从技术层面来看,数字人民币的推进将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
“数字人民币研发保持技术中性,不对商业银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研发的技术路线进行干预,但通过制定标准进行规范要求,其中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保密性技术方面的投入将增大,而数字人民币商业银行库的设计也将推动商业银行在安全存储和瞬时高并发技术方面的能力提升。”他表示。
在业务层面上,数字人民币设计之初就已经充分考虑避免对原有金融体系构成影响。今年9月,范一飞发文表示,数字人民币将采用双层投放体系,即人民银行只负责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目前有工、农、中、建四大行在试点中承担该角色)向公众提供兑换。例如,此次深圳试点中,参与者下载统一的“数字人民币App”后,需要从工、农、中、建四大行中选择一个银行作为“数字人民币红包”的领取银行,并在该行开通“个人数字钱包”。同时,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的现金(M0),且不付息,不会和银行存款构成竞争。这些设计解决了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也提高了商业银行参与数字货币应用研究的积极性。
杨峻指出,数字人民币是M0的替代,没有物理实体相较于现金将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效率,还利于丰富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提高业务附加值并相较于以互联网公司为背景的金融科技业务更有优势。另外,还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了解客户(KYC)、反洗钱、征信等方面的合规水平。
此外,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数字人民币把货币所有环节都变成“数据”,也可能为银行带来革命性的创新。
清华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韩军表示,数字货币的推进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好处极大,可以有效追溯贷款用途,保证贷款专款专用等。对此,普华永道在一份报告中进一步指出,长远来看,商业银行甚至可能脱胎换骨转换成“信贷数据管理公司”,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生物识别及大数据把每位客户的大部分财务资料都可以集中管理。
深圳的开放测试只是数字人民币向开放市场揭开的神秘面纱一角,如“双离线”、互联互通、转账等方面的能力尚未完全呈现,给市场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但可以预见的是,数字人民币将成为压向商业银行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枚,对当前以银行账户为基础的支付体系和商业银行业务模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数字巨浪汹涌而来,正如普华永道报告所写,未来商业银行和科技金融公司的边界可能更难分清,或两者完全整合将成为大趋势。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