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商业 > 消费

消费回补 新供给激活北京潜在消费

出处:消费周刊 作者: 王维祎 网编:王巍 2020-05-20

北京消费潜力逐渐释放。近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商场、购物中心开展店庆等促销活动,实现客流量翻倍增长。尤其是商业项目的销售额数字逐渐靠近去年同期水平。促销活动带来的数据增长也透露着,北京消费市场逐渐回暖。

与此同时,商务部门提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将从便利消费、步行街升级改造、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方面下功夫。

C2020-05-21消费周刊1版01s001

客流回升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收窄8.3个百分点。其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2.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通讯器材类实现两位数增长,达1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5%,比3月分别加快5.7和0.4个百分点。社零额降幅收窄,也放出了消费市场回暖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降级”,这为北京商业回暖添了一把火。近日,大悦城控股旗下三个项目举行嗨新节活动,为商圈、场所带去客流。数据显示,在嗨新节活动期间,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中粮·祥云小镇三个项目总销售额突破1.5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90%;客流累计共73万,恢复至去年同期约60%。

上述三个大悦城商业项目在今年均开通了线上直播,活动期间线上直播带动销售405万元,观看直播人数达到60万人次,点赞量超过245万条。

老牌商场也在经历疫情后,销售逐渐恢复平稳。近日,长安商场举办店庆活动,客流较“五一”假期实现翻倍增长,日均销量提升73.96%。期间,人流高峰时间段,车辆进场需要排队。“五一”期间,新隆福举办多场文创活动,累计吸引客流1.1万人次,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上述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数据,蕴含着北京复商复市回暖的新机遇。

不只是大型实体商业项目,北京老字号的经营逐渐恢复。近日来,内联升的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130%,实体渠道销售同比增长60%。据内联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内联升大栅栏总店为例,老顾客支撑起了销量,“步行街还是没游客”。线上销售增长得益于电商直播带货。

市场可期

销售数字的增长、客流增多,消费复苏明显。

对于如何持续扩内需、促消费,商务部近日提到,要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要重点优化布局便利店市场,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发展;推进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步行街改造提升要持续推进。据悉,商务部将启动第二批步行街提升试点工作,把步行街打造成为消费升级的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

再者,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推动家政、餐饮等产业发展。

在疫情期间,步行街、商业街区等开放式消费场所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多处商业项目了解到,街区式商场的客流要比盒子MALL的客流更多一些,其中三里屯太古里、祥云小镇等项目表现明显。有分析指出,街区商业模式而非传统商场的盒子式环境,大面积的户外空间给了消费者更多的安全保障。

对于北方的商业项目,开放式街区对于季节气候的适应性也是经营上的一大挑战。相比室内购物中心具有恒温舒适的购物环境,街区商业的商户空间都处于开放式,天气原因容易对客流和销售额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北京的气温升高,开放式街区的客流量或将进一步增长。

文娱业态也是开放式商街、街区吸客手段之一。祥云小镇的小米体验店和西西弗书店也将陆续开业,同时,祥云小镇落地春天主题的美陈展览,与餐饮店铺展开“周末露天菜市场”模式。

长期定位

内联升成立一百多年,它的大栅栏总店见证了前门-大栅栏步行街的变化。内联升经营者对商业步行街的升级改造也有着发言权。内联升副总经理程旭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步行街应该配套便利的停车设施,不然将很难留住消费者。他希望步行街能适当放宽限制条件,增加街区的特色活动,比如庙会、节日庆典等营造商业氛围。

程旭表示,希望物业管理方能对本地品牌商户在租金、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帮助品牌在商圈内站稳脚跟。“不久前,网红店成为招商热门选择,在疫情期间,最先倒下的也是网红店,这使得商街出现大量的空置店铺,店铺的转手率提高。”他认为,步行街的经营者应该反思,做商业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因为商户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环境,才能做长期投入实现盈利。

另外,对于传统封闭式空间商业项目的发展,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室内室外相融合的项目或成为消费者首选。纯粹的室外项目在季节上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好的体验,而经历此次疫情,消费者对于封闭式的盒子式购物中心要求也会逐渐提高,室内室外相结合的购物中心将是大势所趋,而纯盒子式项目增加室外外摆区域的活动及内容形式,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欢迎度。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