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陈文令:未来跨界创作将成常态

出处:典藏周刊 作者:徐磊 网编:王巍 2019-11-28

近日,“物演-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在中国大饭店开幕,本次展览由未来论坛和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出品,展览由策展人顾振清策展,展出五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科学家(卢煜明、薛其坤、潘建伟、许晨阳、马大为)与五位著名当代艺术家(陈文令、费俊、李晖、王度、杨千)一对一分组联袂创作的作品。

对于“物演”的这篇“命题作文”,艺术家陈文令与生命科学家马大为最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合作完成的作品《一匹奔跑的双头马》,为科学和艺术的跨界创作做出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科学家马大为研究的分子结构图特别像一匹奔跑的双头马”,这给了陈文令创作灵感的同时,也恰巧暗示了科学的两面性,科学在推动人类进步之时,一些隐在的负面影响同样如影随形。在这件作品中有一种柔软的忧伤,看起来很美,但“双头马”方向不一的奔跑,会产生一种惆怅或悖论的东西。

“再伟大的科学家都要有人文光辉的浇灌,艺术家在创作时,在进行公众化、审美化传达的过程中,都应该带有这样的思考和疑问。当代艺术是观念的艺术,要明白承载的是什么,形式要有意味,还要有好的技术语言,以及精英性、大众性、社会性语言的传递,才能实现多层面审美阅读的可能”,陈文令说道。

当这件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品的“双头马”雕塑呈现出来时,观者常会被一种内在的力量吸引、震撼,这种力量正是源自形式语言的视觉震撼与哲学思考的深刻根植,比如科学的两面性反思、艺术与科学元素的对照等诸多元素的双关并置,这也是陈文令想要努力实现的观念表达,“双头马是科学的两面性,也暗指着马大为的姓氏,文令是艺术家的名字,但异化公用之后,指向意义就变成了人类,两手托举的科学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是平等的关系,没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是一种寻求平衡的状态”。

科学和艺术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智慧结晶,科学需要艺术的滋养,艺术同样需要科学的推动。“伟大的艺术家把跨界作为常态,这是人类文明高原式、巅峰式发展的体现。水稻杂交可以增产,人类文明也可通过杂交互鉴不断优化、升华。”在陈文令看来,“从更高层面来说,知识分子型的艺术家与科学家、哲学家是可以对话、同振共鸣的,否则,艺术创作是没有后劲的。”

北京商报记者 徐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