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6月14日下午,著名书画家、学者、太极拳家梅墨生因病辞世,享年59岁。
梅墨生1960年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曾师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等先生。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
社会对梅墨生的评价是 一位从事中国画、书法艺术创作和近现代艺术研究与评论的“三栖型”人物。梅墨生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结体夸张、变体,却是古法盎然,一派刚柔并蓄、清丽平和之境。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不离传统和常变常新,感受到一种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思想。
对于中国画的教育现状,梅墨生生前曾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梅墨生指出,“中国画的传统是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强调意境之美。宋代画院考试就曾以诗为题选拔才俊。近几十年来的国画教育是用西方的造型学、理念来教,课程设置上本就有很多是不合适的”。
对中国画,梅墨生认为“用笔决定了线。” 他说:“有人说中国画穷途末路,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一种艺术是否穷途末路,那要由艺术的实践者们来决定。艺术家如果没有真诚地对待自己艺术的追求,是搞不了艺术的。”“如今国画‘写’(书法性)意寡矣淡矣,因为今人书法功夫欠缺久矣甚矣。”
梅墨生生前极其推崇齐白石黄宾虹,对黄宾虹,他说:“我何以推崇黄宾虹?因为他人单纯、淡泊、专注、勤奋、博学;因为他的艺术高古、苍浑、厚重、空灵、儒雅;因为他不与时人争胜、其佳作一空千古、赏之如饮醇醪……”
听闻梅墨生辞世的消息,艺术界人士纷纷表示悼念。知名艺术评论家、画家谢春彦表示,“太意外了,他太年轻了,我们一起参加过不少艺术方面的研讨会,梅墨生是一位非常正派的人,有才情,敢于直言,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
旅日篆刻家邹涛回忆称:“今年梅兄说得病住院,三月份正值我在中央美院书法系任教,约了个时间专程前往探望,大约是手术的缘故,一见颇为消瘦老友见面,说说笑笑,也是为了能让梅兄开开心,意在希望梅兄放下一切,安心养病。当晚在梅家吃的饭,饭后告別,当晚略有凉意,梅兄执意要送出大门,相约今夏梅兄迁新居后再去拜访,不想竟成了永别。”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