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教育部规范中小学招生:强化就近入学

出处: 作者: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网编:尹文武 2019-03-27

中小学秋季入学新生招生已经陆续开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也紧随其后,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严格规范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建立招生入学工作预警制度、严格执纪问责等要求。

44

降温“择校热” 

《通知》同时强化了对免试就近入学的保驾护航。《通知》提到,各地要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县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

学校数量较多的区县要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确保各学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大致均衡。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采取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小学入学一般采取登记入学,初中入学一般采取登记或对口直升方式入学,按照强弱结合原则合理调配对口直升的初中和小学,保障教育机会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强调,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各地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坚决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据了解,为给“择校热”降温,自2014年起,教育部便启动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今年2月,教育部专门印发了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随后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入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作出全面部署。去年末的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就公众普遍关注的义务教育“择校热”问题进行回答时也提到,据调查统计,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

严禁掐尖招生

一直以来,“义务教育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都是教育部关注的重点问题。此次《通知》再次要求要落实“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包括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等。

《通知》还规定,各地要统筹考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根据学校布局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所有学校(含民办高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招生时间、招生方式进行统一招生,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域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严格“公参民”学校招生管理,严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混合招生。

同时,要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

义务教育不可替代

《通知》再次强调了中小学生教育的义务性。《通知》提出,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此外,各地要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按照法律规定和国家有关要求,建立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工作台账,认真落实联控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近年来,在传统文化回归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学书院、国学活动开始普及,但一部分蹭着国学热点打着传统教育幌子的培训机构和私塾学校却应运而生,行非法揽财之实。此前,歌手孙楠让女儿从北京的国际学校退学,转投一年十万元学费的“国学班”一事便闹得沸沸扬扬。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教授指出,现在各类国学班水平参差不齐,不否认其中有做得好的,但大部分质量不高且商业味太重,一味追求招生。所谓的国学班不仅对学生的需求和天性不够了解,而且对国学内容的教授,有的过于肤浅,有的流于形式。有资深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像此前北京培德书院,就是以私塾形式存在的培训机构,无法提供学籍,就算有再美好的办学初衷,没有合法化地位也是无稽之谈。此次政策堵死了以私塾学校形式开设国学班的做法,那些设有国学班的培训机构也该尽快拿到相关资质。”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宋媛媛/制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