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广东省某文联发出“不无偿赠书画”的倡议,引来诸多关注。据了解,除了艺术家个人无偿赠画的情形,“零元赠画”也是商家套路。博宝艺术网旗下平台艺品万家于2016年开启这种低价销售模式。近日受到文联倡议影响,该平台打出“倒计时xx天,最后一波0元作品”的宣传语。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引人竞相领取的零元书画,许多都出自山寨社团中的江湖艺术家之手,零元背后更是一套营销手法。在业界专家看来,不管是商家还是艺术家个人,超出情理的无偿赠画,都可能是对艺术市场的“注水”行为。
伪艺术家温床
12月14日,博宝艺术网微信平台发出了一则看似前后矛盾的公告。
公告前半段介绍了其“博宝·艺品万家零元赠画活动”的重大成绩:“两年内赠送超过100万幅,其初衷是为了让之前存在假画、价格虚高的不健康的艺术市场回归人民大众。经两年时间,将艺术市场引导成为了趋于健康、正常的市场。”后半段则话锋一转,表示响应文联“不无偿赠书画”的倡议,“在2019年将全面取消零元书画,培育正常健康的艺术市场”。
赠与不赠都在培育健康市场的说法让人有前后矛盾之感。在公告尾部,附带有艺品万家的购画链接。当北京商报记者点进之后,首页图文显示:“倒计时××天,最后一波0元作品。”看似宣告结束,实则更像促销推广。
北京商报记者点进赠画链接,油画、国画小品、书法等应有尽有。一边是商家自定的市场价1000元,显示划去后以零元面市。除了部分油画未标明作者,带有浓郁的行画气息,书画部分则基本都有画家简介,且其机构或协会身份被放在显眼处。记者在浏览一幅关注度显示高达5000的书法后发现,画家南某某自称“南怀瑾先生记名弟子,世人称南无(namo)陀”。其头衔有“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等。记者查询民政部网站发现,在2016年公布的第十二批山寨社团名单中,这两家赫然在列。同样,被平台标注为当代著名艺术家的刘某,头衔也相当亮眼:“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经查也是山寨社团无疑。在零元赠画名列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以艺术真品走进千家万户、培育健康艺术市场为名,该平台成为孕育散播伪艺术家作品的温床。
在众多经不起推敲的零元书画中,北京商报记者挑选了一幅显示出自某美协会员的作品。与其他零元购画但要支付25元运费的情况不同,这幅是1元包邮。页面上,无具体店家、无细节展示、无销量情况,也无任何的评价。两天后到货,质量一言难尽。细看画面,和商品链接图中的某些细节略有差别,或是批量之作中的一幅。记者将这幅画拿给业内人士看时,被笑称“少年宫水准”。后尝试向外行人展示,称作品市场价为千元,是否愿意拿去馈赠亲友,外行人看后表示“还是你留着吧”。
赠画背后的生意经
零元赠画的背后,却有一组惊人的数字。
据商家在网上发布的数据显示,“艺品万家自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总订单数量为107万单,总成交金额为9000万元,平均每张作品的价格不足百元。目前艺品万家签约画家呈暴涨态势,从2017年3月的2000位画家猛增到目前的8000多位签约画家。每月至少20余万幅画作加入到艺品万家平台……艺品万家为了把艺术品平民化,不惜重金在30万幅书画作品免费送的基础上继续再送100万幅给平民消费者”。
截至发稿前,北京商报记者在艺品万家平台上看到“已有1861661人领取书画”。
北京商报记者以顾客身份致电了艺品万家的客服,询问作品的质量及真伪问题,客服称画作均出自签约艺术家之手,样式接近的也是画家画了多幅;价位在百元以上的有证书提供,百元以下的没有。当记者问及低价模式如何盈利,客服便向记者热情推荐了一种成为“艺品万家艺术品经纪人”,来平台卖画的方式:“个人可交1000元年费成为经纪人,平台会赠送您200幅作品,由经纪人在库中挑选。在平台上以零元或一元卖出,相当于前期店铺推广。要是能邀请新人加入经纪人,会有1000元返利。如果200张作品卖光了,以后可以7折从平台收购其他作品,自己净得三成。”
北京商报记者在平台官网看到,截至12月20日中午,显示有6564人加入艺术品经纪人。
艺品万家的数百万的画库中,无艺术性可言的伪画家的伪作品,或真画家的应酬之作都在“服务大众”的美好口号中,通过几千名所谓经纪人流入寻常百姓家。艺术评论家齐建秋指出:“所谓无偿赠画的商业策略,就是想调动大众的参与性。商品画有的是,随手‘抹呼’起来就有一堆。但艺术收藏市场终究不是大众参与的模式,也需要规范化。”
注水模式需叫停
虽然在“不无偿赠书画”的倡议之下,商家表示将要停止零元赠画的噱头,但是庞大的画库与营销模式或许还将长期存在。艺评人王晶晶指出:“大众美育工作迫在眉睫。现在很多人以行画为美,更无法辨认江湖画家的身份。注水画作越多,对人们的审美越不利。以纯商业的模式批量运作艺术,让不懂行的人入局操作,这种模式对艺术市场具有明显危害。”
除了商家对艺术市场的“注水”,文联发出的“不无偿赠书画”的倡议也针对于艺术家本身超出情理之外的无偿赠画行为。著名画家、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纪清远对此颇有感触:“艺术家要是整天没完没了地应酬,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乃至毁掉艺术生涯。”据纪清远介绍,“现在某些人对于知名艺术家的索画现象很普遍,“还有人会以扶贫、赈灾、慈善的名义打着公益旗号索画,实则是一种欺诈行为。在很多情形下,名家的赠画也多是质量不高的应付之作,外行人得画之后,可能转手以低价卖出,破坏了艺术家的市场。确实应该把住赠画关”。
在齐建秋看来,艺术名家的赠画行为更需谨慎对待:“画家本人也有双重身份,既是作品创作者,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的制作者和出售者,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特别是市场上具有较高价位的艺术家,在无偿转让作品时要想到保护自己的市场。因为无偿获得可能会被以低价卖出,影响到高价买作品的藏家利益,还会影响其他艺术家,受到非议。名家的赠画行为,也不光关系个人,关乎收藏链、利益链,甚至会影响一定范围市场稳定。”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胡晓钰/文 贾丛丛/漫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