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媒体产品 > 新闻绘本

北京榜样·韩冰:生命大于天

出处: 作者: 网编:林琴 2018-11-18

38-韩冰

韩冰,男,1977年出生,现在环球少年学习中心右安门校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014年度北京榜样。

他的血型是稀有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现年41岁的他,已经有逾20年的献血经历。2013年,时年不足4岁的江苏小姑娘薛莲被查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北京接受治疗时,血小板大幅下降,急需输入RH阴性血小板。几经辗转,薛莲的家人联系到了韩冰,他二话没说当即承诺,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救助下去。小薛莲与家人在北京治疗整整两年时间,在满足献血需要之余,韩冰将小薛莲一家视为亲人,连续两年春节都将其接到自己家中。从2013年11月至2017年,他共为薛莲献血25次。韩冰说:生命大于天。现在的他,已经是北京血液中心“爱心之家”的“老人儿”,每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甘愿做病患背后“隐形的翅膀”。2016年,韩冰荣获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颁发的无偿献血年度卓越成就奖。

对小薛莲履行生命的承诺

“小薛莲已经在去年…去世了。救助了五年,没想到还是这样的结局”。坐在眼前的韩冰眼眶泛红,以缓慢的语速讲述着他和小薛莲之间跨越5年的故事,眼睛里充满了无奈与心痛。

乍看过去,韩冰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京男人,黑、瘦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但你不会想到,他体内流淌着极为珍贵和罕见的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在汉族中的比例仅占千分之三,而韩冰已经持续无偿捐献熊猫血超过20年了。

2013年,时年仅4岁的江苏女童薛莲因患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家人带她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救治。第一次化疗后,小薛莲的血小板急剧下降到个位数,而正常人的数值在一百到三百之间。血小板过低,容易引发颅内出血,致死率极高,而小薛莲的血型又是稀有的熊猫血,医院没有库存。薛莲病危!生命告急!

万幸的是,在徐州爱心组织的帮助下,薛莲的家人联系上了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进而联系到了当时还是某出租车公司的“的哥”韩冰,听到薛莲家人的描述,他二话不说,在电话里承诺: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给小薛莲捐助供血。

韩冰给小薛莲献的是“成分血”。成份血是从体内抽出血液进入机器,提取出所需要的成份,比如血小板或者红细胞,其他的成份还回流。回流之后再提取,再回流,一遍一遍,直到采够所需要的量。“我经常是献两人份,相当于520毫升,最快也需要一个半小时。”

为履行对小薛莲做出的承诺,韩冰几乎随叫随到,有时候半夜爬起来到血液中心去给小薛莲献血。身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作息时间不固定,往往是一边接着输血管,而另一边韩冰已经呼呼大睡了。有一次,韩冰赶过去正要献血,却被医生告知,血脂高,不达标。韩冰傻眼了,薛莲的病情却经不起等待。看到这样的情景,医生指着一边的自行车健身器说,要不你上去试试,兴许就行了。韩冰立即甩开膀子开始锻炼,在小薛莲家人和医生急切的注视下,韩冰顾不得休息,一口气蹬了1个半小时,再次检验,血脂是降下来了,韩冰也累得不能动了。还有一次,韩冰正拉着活,接到了薛莲父亲的求助电话,眼看着到目的地仅有半小时的路程,先送客人再去医院,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韩冰认为,“生命不能等”。他简单跟客人解释了一下,拒绝了客人递过来的车费掉头直奔医院。“我的工作是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工作没完成,不能收费。”

从2013年到2014年,薛莲在北京治疗的两年,是韩冰献血最为密集的年份,共献血9次。到2017年,韩冰共为薛莲献血25次。薛莲的父亲说,这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但她身体里流着的都是你的血了!就让她叫你干爸吧。就这样,韩冰收下了这个身患重疾的干女儿,连着两年,他把薛莲和她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共度春节,还一起到地坛逛庙会。“怎么说也在北京,也得让孩子感受感受年味儿吧。”

2014年,薛莲接受了来自她亲哥哥的骨髓移植,之后从北京回到了江苏老家,有需要时再到北京治疗,在北京需要用血时,依然是韩冰无偿捐助,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2017年的一天,韩冰接到了薛莲母亲的电话,他答应第二天去医院献血。谁知当天晚上又接到了薛莲母亲的电话,“她就说,明天你不用来了,医生说还是把孩子带回去吧,别在医院耗着了。实际上是给薛莲的生命做了宣判。”

“孩子真的太可怜了,只比我自己的儿子小1岁,却没享过什么福,吃个比格披萨能高兴好几天。平时就连水果,她妈妈都要用水煮过才能吃。吃完披萨,她对我说,干爸,我下次还想吃”。说到这里,韩冰的眼眶又红了起来,“听到孩子去世的消息,我哭了”。

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人,却因相同的血型结为父女关系。韩冰在五年的时间里用体内汩汩流动的鲜血,帮助薛莲走过了长达五年的治疗,只是为了一句当初的承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供血。”

对社会做出献血的承诺

韩冰在2001年加入了北京血液中心的“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无偿献血组织。但与献血结缘,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的韩冰年仅二十岁,在青岛北海舰队服役,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一次,在经过路边的采血车时,战友半开玩笑地问:“敢献血吗?”韩冰二话不说就上了采血车,却意外得知自己是罕见的O型RH阴性血,“当时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病呢,血型跟别人不一样。”

当他知道自己这种血型极为珍贵,被称为熊猫血后,就积极参加献血。在部队的四年,他志愿捐献了六次全血,献血量共计2400毫升。2001年,他转业回到北京后,加入了当时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北京市血液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稀有血液志愿者。

加入“爱心之家”,是韩冰于无形之中对社会的承诺:只要有需要,我一定志愿献血。 2012年,在小薛莲之前,韩冰持续救助时间最长的,是给一位当时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一年间志愿献了七次成分血。

韩冰很为自己的身体骄傲,他说,“每次献血检验,我的身体就没有不合格的时候。有需要的时候,血液中心往往先联系的是新加入的成员,但只要出现不合格的,第二个电话就找到我了,我每次都是一验就过。”

二十多年来,韩冰志愿献血超过百次,总献血量达到5万毫升左右。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概占到人体体重的6%~8%,韩冰的总献血量相当于10个体重为70公斤的成年人血液量的总和了。

谈到对身体状况的考虑,韩冰却说,“我是爱心之家的老人儿了,这里的老师比我更关心我的身体情况。”由于持续献血,韩冰的身体每年都会出现亏血状态,一旦出现亏血,身体就会启动造血功能。说到这里,韩冰笑了,“现在我身体的造血机能,比很多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还棒呢。”

志愿献血不为名利

除小薛莲外,韩冰在血液中心献血与病患都是背对背的,关于病人的一些零零散散的情况都是通过血液中心的老师得知的。

长期的志愿献血,韩冰的收获,除了数不清的献血证和红大褂之外,还有很多人的侧目与不理解。“有的人说,他能献血那么多年,指不定从中捞到了多少好处呢。”对此,韩冰的母亲,一位70岁的北京大妈这样说,“其实,一个家庭里但凡有一个人得了重病,都是天塌了一样,有多少人为了治病,砸锅卖铁。咱们在这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怎么还能再去挣钱呢。”而韩冰的解释,更加简短而有力。他说,“生命大于天。”

谈到这个话题,韩冰笑了一下,讲述了一个戏剧性的故事。有一天,韩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血虫”,“他说有个孩子需要献血,给我2000块,问我去不去,我当时就给他拒绝了。”挂完电话没多久,韩冰又接到了爱心之家打来的电话,让他献血,韩冰赶过去在血液中心献血的过程中得知,这两个电话都是为了同一个孩子献血。“做这件事我不为钱,要不然,这些年下来,我早发财了。”      

2016年6月14日,世界无偿献血日,韩冰见到了另一位自己曾经献过血的病患。韩冰当时给她献血的时候只知道她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再次见到时,这位病患不仅康复,而且已经结婚生子了。“特别高兴,”说到这里韩冰又笑了,眼角的皱纹堆积起来,“希望我献过血的病人都能好起来。”

韩冰,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北京人,看上去不善言辞,不苟言笑。“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无偿献血”,是他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履行承诺并非易事,有对孩子的亏欠,有对家庭的缺位,还有对工作的耽误。但他坚持用自己的鲜血供养病患的生命,在病患背后默默守护,甘愿做他们“隐形的翅膀”。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和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以汩汩流动的鲜血传递了人性中最大的善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