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文化 > 典藏

杨信:绘画里的老北京记忆

出处: 作者:记者 隋永刚 网编:王巍 2018-02-08

  

编者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圈起起伏伏,从艺术创作到商业市场,有高峰、有低潮,有认同、有争议。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作品及创作状态不可回避地处于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围绕在艺术家周围的画廊、拍卖、媒体等机构,共同勾画出当下艺术圈的生存状态。对于艺术现象,每个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认知也会不同。

伴随着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改造,“胡同”作为独具北京地方特色的文化载体濒临消亡,令久居北京的人们倍感失落。杨信是在北京胡同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多年来创作了数万幅以北京胡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老北京生活的喜怒哀愁,这些带有历史记忆的作品向大家讲述着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北京商报:您创作这一题材的初衷是什么?

杨信:我从事老北京题材的绘画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最初想法就是想通过画作,把老北京的吃喝玩乐借助艺术的方式带给喜爱北京文化的观众。2000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我将数年间创作做了一次集中的展览展示。令我意外的是,这次的展览反响特别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观赏,看到大家能够对胡同这么热爱,我内心找到了归属感。随后,我又创作了《捧读胡同》、《京城老行当》、《正阳门外》等画集,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让我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北京商报:从事这一题材创作多年,您想通过作品给观众传达怎样的情感?

杨信:随着时间推移,老北京很多民俗文化正在消逝,对于艺术家来讲,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只是一个表现的形式,真正的核心是你根深蒂固对文化的理解,是画魂的表现,这来自于艺术家对历史、生活、人文的思考,这需要长期的积淀。我画老北京也是这样,是怀有一种情结、对过往生活的热爱,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立体、饱满,不仅打动自己,还会打动观众。

北京商报:您的作品在画面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杨信:相比其他题材的绘画,我的老北京题材作品内容可能更加丰富,人物、建筑、配景等不同的素材都需要去细心营造、设计,这要求自己掌握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比如建筑,它是民俗绘画重要的题材,但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特点,从王府、皇宫、生意人、士子到平民百姓,均需要研究透,在画面中务必得符合他的身份,符合整个的生活环境,此外,胡同的配景,街市构图的好坏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完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北京商报:您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是否跟您用彩色铅笔作画有着直接关系?

杨信:彩色铅笔是我到国外去办展览接触到的,当时我就思考这种工具能不能表现北京?于是,我就带了一些回到国内,尝试画了银锭桥、钟鼓楼、后海、什刹海,通过一层一层的线条勾勒,画面既精细,又丰富,效果很好,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现在,我用彩色铅笔画了20个国家级非遗和北京市非遗,它能够很好地表现我的情感,这成为了我作品的一种风格。

北京商报:从事这一题材20余年,您有什么心得?

杨信:现在国家提倡大国精神、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作为这一领域的画家,我绝不敢说我画得最好,但是我敢说我是这一代人画得最地道、研究得最认真的人。我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经过前期细致的资料考证,而画北京胡同,最重要的就是对北京文化有着深刻的体会。我曾经为《骆驼祥子》这本书画过整本的插图,这不是轻描淡写就可完成的。画之前,我最少读了五遍,对书中每一个人物、每个场景有了深刻的体会后,才敢下笔。“工匠精神”适用于各个行业,艺术同样如此。严谨的态度加上高超的技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北京商报:如何平衡物质与创作的关系?

杨信:艺术是需要传承的。收入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这个行业的责任担当,这是多年来我一直坚守的态度。

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