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圈起起伏伏,从艺术创作到商业市场,有高峰、有低潮,有认同、有争议。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作品及创作状态不可回避地处于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围绕在艺术家们周围的画廊、拍卖、媒体等机构,共同勾画出当下艺术圈的生存状态。对于艺术现象,每个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认知也会不同。
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策展人、评论家,杨建国称自己是艺术家最好的观众。多年来,他凭借专业的艺术学识和敏锐的市场视角,推出、推介了一批实力派的中青年艺术家,成为众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可信赖的好友。由于沉浸艺术圈多年,他对于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品收藏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走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北京商报:当下艺术品收藏呈现怎样的趋势?
杨建国:书画在之前的收藏市场中,礼品上的功用分量很重,但反腐之后,尽管名人效应还有残留,但消费性、理性的投资增加了。过去比较多的是一窝蜂的投资,有点众筹买画的意味,进入2014年后,市场一下进入了冬天,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在更注重作品质量,市场正在回归到艺术品本身。
北京商报:您觉得艺术家与市场应保持怎样的关系?
杨建国:我常跟年轻艺术家说,第一要画好画,第二要善待画廊,分一杯羹给它们,再者要善待媒体,还要善待藏家。应酬画多了,对自己也是一种损害。艺术家要对艺术负责,对自己负责,趁着精力旺盛,要画几幅代表自我风格的作品。现在有些艺术家名气大,日子过得也滋润,但是多年以后可能会销声匿迹,这还是作品水准问题。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冷下来也是好现象,过去艺术家一年最多接到1000尺的订单,达到了250个斗方,这样批量生产,对艺术家的伤害是很深远的。
北京商报:当代艺术家如何面对传统艺术标准?
杨建国:艺术本身是有一个客观标准,但这个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面貌。可以说,变化的标准也是标准,当中有脉络,有规律。对于创作,要把握好“笔墨当随时代”的尺度。有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陈旧感,也一些艺术家接收的信息量过多,创作变得零碎化,容易分心,这两种现象值得注意。
北京商报:市场对“70后”艺术家的认可度是怎样的?
杨建国:这两年冒出了一批很有个性的“70后”艺术家,作品明显和前人不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艺术家大多具有使命感,创作往往是主题性的。上世纪60年代的人没有很好地融入市场,由于各种原因,受到市场的挤压。上世纪70年代的艺术家由于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绘画创作更自我、风格更自由。但从笔墨上来看,“70后”的艺术家尽管接受过笔墨训练,相比过去还是较弱,笔墨形式容易被抄袭。
从市场的收藏角度来看,艺术品的价格现在还没有到达一个良性的阶段。之前炒作的原因,有一些中青年艺术家的价格拉得过快,普通的一两万元一平尺,高端的到了三四万元一平尺,现在出现回落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实力派艺术家的市场有很好的潜力。
北京商报:艺术家作品走向市场的渠道有哪些?
杨建国:在西方艺术家人数少,有一定经济基础再画画,这和国内截然不同。我们的艺术家处于靠艺术生存的状态。有的艺术家靠把画卖给朋友维系生活。有的画得很好,走出小圈子,走向市场和拍卖,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还有的靠着不懂行的老板来支持。就目前来看,优秀的艺术家基本是靠媒体的宣传、参加展览和理论家的评论推到台前,吸引藏家关注,到收藏交易的完成。
北京商报:市场调整将给艺术家带来哪些变化?
杨建国:中国艺术家抗打击能力和生活能力较强,市场的重新调整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是个机会,只要作品好,比较容易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性了,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健康。但是也有新入行的市场参与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性的一面。对于艺术家来说,无论面对怎样的变化,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我高标准的创作要求,这是根本。北京商报记者 隋永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