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届国际中餐发展论坛暨2017 年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成都)”在成都召开。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以“中餐繁荣,合作发展”为主题,围绕中餐繁荣及中餐国际化发展两个核心内容展开交流。业内认为,中餐国际化不能仅靠几家中餐企业走出去,更需要将海外现有中餐馆中国化。
本次论坛内容涵盖了餐饮供应链服务全球中餐发展趋势、餐饮大数据发布与未来餐饮市场分析等餐饮业界关心的九大问题。其中,中餐如何国际化,成为了论坛讨论的主要议题。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周晓燕认为,中餐走出去恰逢其时,目前,中国需要在国外展示自身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形象,并传播中国的文化,而中餐是最合适的载体。但目前,国外的中餐企业并不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这些中餐企业整体水平和实力有待提高,加之中国海外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也需要相应的就餐环境。
周晓燕认为,虽然中餐在烹饪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在食材选择和菜品呈现方面不尽如人意,精细化标准同样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又为了迎合西方人口味,放弃了中餐的传统,现在很多海外中餐馆制作的中餐并不是正宗的中餐。中餐国际化不能仅靠中国几十个中餐企业走出去,更需要提高现有的海外中餐企业的水平。“当这些企业的菜品达到中国化,实际上就已经是国际化了。”周晓燕表示,“工匠精神的丢失、海外中餐不正宗、走出去的餐企不愿和当地小餐企合作,是目前中餐国际化的困境。”
据了解,国际中餐发展论坛是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的品牌活动,旨在加强海内外中餐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中餐的发展,是海内外中餐业对话交流的高端平台。国际中餐发展论坛迄今为止已经举办十届,前几届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东京等地举办。
北京商报记者 徐慧 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