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世园会:托起绿色经济

出处:特刊 作者:北京商报记者 白杨 网编:尹文武 2019-08-06

时间过半,热度不减。这个暑期,正在北京延庆举办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已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北京世园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行动。北京世园会园区规划总面积503公顷,会期162天。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

借势北京世园会的筹办,一座生态产业城正在延庆崛起。而这,其实也是北京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北京正打造一张以科技、绿色、开放为关键词的新名片,“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历史路径正越发清晰。

40

百园之园

暑期已至,妫水河畔的北京世园会园区里游客如织。

“非常震撼,不虚此行。”正在世园会园区内就餐的付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没想到世园会的景观如此精致、漂亮,配套服务也很“舒适”,“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生活体验馆、妫汭剧场这‘四馆一剧场’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让我不仅领略到了自然生态之美,也了解到世界各国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北京世园会园区规划面积960公顷,围栏面积约503公顷,距离八达岭长城约10公里,因此2019北京世园会又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

2019北京世园会于4月28日开幕,将持续至10月7日,会期162天,共有11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参展,中国31个省区市 、港澳台在内的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展。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

2019北京世园会是经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的最高级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继云南昆明后第二个获得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批准及国际展览局认证授权举办的A1级国际园艺博览会。

此次北京世园会办会主题为“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副主题为“绿色发展”、“生活中的园艺”、“融和绽放”、“教育与未来”、“心灵家园”,办会理念是“让园艺融入自然 让自然感动心灵”,办会目标是“世界园艺新境界 生态文明新典范”。

2019北京世园会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角度展示花卉、果树、蔬菜、中药植物、茶、咖啡等众多内容。游客能看到中国特色花卉、乡土花卉、自育新优花卉共1200多种,其中岩青兰等野生花卉20余种、牡丹芍药等传统名花4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花卉40余种、鬼针草等国外新品种40余种等,将通过培育和推广,为美化城市环境、装点市民家园、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优质产品。

据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介绍,“共赏一个百园之园”、“共品一场文化盛宴”、“共读一本植物全书”、“共上一堂生态课程”、“共享一次智慧体验”,是北京世园会的五大亮点。

何为“百园之园”?世园会的园区有国家和国际组织展园、省市区展园、企业展园、专业园、百果园、百蔬园、百草园等100多个各具特色的、百花齐放的展园。周剑平说,“大家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异国风情,更会体验到来自于我国最北端、最南端各种不同的园艺植物带来的艺术感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京世园会在规划阶段就提出了“生态优先”理念,并把生态优先从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以及运营和后续利用各个环节贯彻到全过程:留下了将近5万棵各种原生树;种植了5万棵乔木和12万棵灌木;由于世园会园区是很多鸟类迁徙栖息的一条路线,所以还改造了一片湿地。目前园区的鱼类、鸟类,包括两栖动物都很丰富,处处都能找到“生态优先”各种实践案例。

产业更迭

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内异彩纷呈,乘着世园会筹办的东风,园区外,世园会的举办地延庆的城市更新、产业迭代也驶入了快车道。

世园会举办地延庆,位于北京西北部,素有北京“夏都”之称。北京世园会的筹办为延庆绿色发展聚合了更多资源,不仅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服务保障能力,全新的生态产业也正在延庆崛起。未来,延庆也将被打造成生态之都、园艺之都、宜居之都。

在延庆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创森办主任、延庆区副区长刘瑞成看来,为世园会提供服务保障,给延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增加了金砝码。据悉,延庆从2016年5月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于今年9月前接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团队评审验收。

如果说森林城市是延庆标签,那么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新生态产业的注入,则是延庆赖以发展延续的骨骼和血肉。

“要想富,先修路。”北京世园会的筹办,进一步推动了延庆的交通设施水平明显提升。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前夕,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延康路等7条公路完工通车。

通达的道路,为全新生态产业要素在延庆的加速聚合提供了前提。在2016年,延庆发布了《现代园艺产业发展规划》,延庆将建设成为一个集园艺科技研发、生产示范、会展交易、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

数据显示,借助北京世园会筹办机遇,延庆加快推进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当地已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11家科研院所以及33家园艺企业入驻,形成现代园艺产业聚集优势。

“世园会将带动园区周边的6个核心园区以及30个外围园区的建设,同时提升这些园区内的企业的科技实力。” 北京农学院经管学院原院长、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华表示。

世园会对延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也正逐步显现,海量的游客涌入,也将带动世园会周边的旅游业发展。

李华认为,从历届世园会的影响来看,世园会的举办将给延庆经济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世园会的举办也将有助于延庆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当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意识水平。

生态拼图

事实上,世园会“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的主题,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行动。借势世园会筹办,延庆的城市和产业正在发生巨变,其实这也是北京经济转型的缩影。

眼下,北京正在打造一张以科技、绿色、开放为关键词的新名片,正通过疏解整治促提升逐步剥掉“白菜帮”,集中培育“白菜心”。伴随“减量”发展以及疏解腾退空间再利用,空间经济发展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8年11月,北京发布《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将生态涵养区建设成为展现北京美丽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典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发展示范区,让保护环境者不吃亏、能受益。

这些区域包括2019北京世园会举办地延庆区在内的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以及昌平区和房山区的山区,这片面积占北京2/3的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

绿色发展并不仅是生态涵养区,目前,北京市全域正在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计划,拓展绿色空间。广阳谷、新中街等26处城市森林已在核心区亮相;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超过1000处;环二环、三山五园健康绿道等已建成821公里。

同时,北京也在坚持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双向发力,确保取得更大成效。在《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北京将继续严格执行2018年版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调整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309家,疏解提升市场50个、物流中心16个。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从持续推进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到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京津冀三地协同一体化加速,从蓝天、碧水、净土攻坚,到城市精细化管理呵护民生、营商环境优化护航企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历史路径正越发清晰。

19

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延庆区委常委、副区长叶大华:

让游客满意,我们始终在路上

20:30,夜幕下,远眺海坨近瞻永宁,妫汭河川的灯光、倒影,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世园之景。北京世园会园区的游人已渐渐离去,喧嚣了一整天的园区正恢复宁静。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距离园区3公里外的世园会指挥部里依然灯火通明、紧张繁忙。

在二层的一间会议室里,北京商报记者见到了北京世园局副局长、延庆区副区长叶大华。他正在与同事和“智库”们一起研究讨论世园会会后再利用的相关事项。

“在世园会闭幕后,也一定要把世园会园区的美景这个宝贵的遗产继续地可持续利用”,叶大华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世园会闭幕后,计划以中国馆为核心,以中华展园展示区域为核心,打造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同时,要把园区打造成北京乃至京津冀西北部地区旅游休闲的一个新去处。

其实,对于叶大华和他的同事们,这种工作节奏自世园会开始筹备起就成为了常态。

“我是从2014年的10月开始参与世园会的规划、建设的,一直到今天的运营,历经四年半的时间。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筹办世园会的日日夜夜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记忆。”在叶大华略显疲倦的脸上,北京商报记者读出的是责任。

叶大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当他第一次踏上世园会园区这片土地的时候,那时候园区还尚未腾退拆迁,与现在世园会园区“四馆一剧场”的壮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看着眼前的世园会园区,再回想当初这里的样子,我自己感受良多”。

“日日夜夜,我和同事们用脚步来丈量整个园区。看着中国馆一层层拔地而起,看着永宁阁逐渐成型,整个园区建设的过程,就像小孩成长的历程。”让叶大华记忆犹新的是4月28日,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走进中国馆,在中国馆的东南角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成功种下14棵西府海棠的那一刻。

“我主要负责开幕式共培友谊绿洲的这个重要环节。我们的绿色发展理念,被世界各国所认同,并且用这种实际的行动来推动构建美丽的地球家园。我作为一个世园会的经历者,以微小的力量推进了这项工作,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这应该是我参与世园会筹备几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幸福的时刻、成功的时刻、自豪的时刻。”叶大华表情虽然平静,但透过话语,北京商报记者仍然感受到了一个世园会筹备全程参与者经历的辛苦与喜悦。

“世园会园区开园以来,受到游客的高度关注。虽然我们已经成功运营了3个月,但是距离闭幕还有一半的时间。以游客为中心,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有序、安全的游览体验,我们依然面临各种挑战。”叶大华进一步说,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细心的服务。“让游客满意,我们始终在路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